棗林雜俎中集 明鹽官談遷孺木著
名勝
黃河:
河南北諸水源,渟而暴漲。每遇發時,浪高數丈,排山倒岳,杠梁舟楫皆不易施。然其淺可立而待也,故俗以徒涉為便。許松皋謂「孟子不知子產乘輿之事」,亦有理。(《陸儼山外集》)
九河:
保定地卑,水自西北來者九,曰蘆溝橋、拒馬、夾河、琉璃、胡良、桑乾、烏流、白澗、白溝。是為北九河,非禹疏九河也。從雄縣而下,彙於毛兒灣。
運河:
鎮江至杭州運河,相傳隋煬帝鑿。濟寧楊士聰游武進戚墅堰,讀遺碑,「戚墅支河自六朝已有之」,此言必有所據。夫使運河未通而先有支河,此涓涓者將安所歸?則知自古而然,非自隋始也。或因而浚之耳,見《玉堂薈記》中。愚按,夫差鑿邗溝以通江淮,能致力江北,豈蘇常近地獨不通舟楫耶?攻楚攻齊,轉餉一二千里,必非陸挽,則運河為夫差時無疑。
鹽池:
解州鹽池,蚩尤所窟穴。平時淺波,歲九月九日先後數日嘗大風雨,為化鹽之候。彼二十里之聚,各儲草薦木屑、竹枝樹梗、敝履壞絮之屬、一切雜投。狂風一夕作凍,明日視之滿皆鹽花矣。味甘咸,甚瑩潔,始祭蚩尤之旗。官收其半,民取其餘,無不滿志。
寧夏鎮城南北各三十里,俱有鹽池。其產不多,官亦不禁,不知於古何名。河東邊外有花馬、紅柳、鍋底三池,以境外棄。今鹽池之在三山兒者曰大鹽池,在故鹽州城之西北者曰小鹽池。其地曰孛羅等,池最多,皆分隸大鹽池。其鹽不勞人力,因風而生,原額三千二百餘引。弘治九年,延綏寧夏二鎮輪招馬匹,尋乃奏革。正德初,總制楊一清奏如河東運司例,每引收銀一錢五分,增課五萬二千引。
潮汐:
招遠楊太史觀光曰,地之有潮,即在人有天癸之說也。潮之理,每歲昇降於二八,二八為一歲寒暑之分。每月昇降於初八、廿三,為朔望之分。每日昇降於朝夕,朝夕為晦明之分。八月潮生而天交於地,二月潮生而地交於天。天交於地而秋冬閉,胎息之象也。地交於天而春夏啟,長養之象也。天地男女,一而已矣。
崇禎戊辰潮溢吾寧,邑人望城外如火,蓋陰火潛然之謂也。
南亂北亂:
平涼府沙棠川,出崆峒山之後峽,彙於崆峒之東麓,曰南亂。金佛峽水,循府川而東至龍音寺,出與崆峒前後峽水而為涇,過府城西北,曰北亂。《詩》注曰:亂,截流橫渡也。(《平涼府誌》)
王寧窮汭記:
涇州諸生王寧記曰:汭水紀於《禹貢》。《廣韻》:汭音儒。《說文》:汭,從水從內。《訓》曰:兩水合流之謂也。又曰小水入大水之名。質其實,雍豫二州有專名之者,有通名之者。專名者以義也,通名者以類也。以類通名,如會於渭汭、東過洛汭是也。蓋渭自鳥鼠而東逝,涇出笄頭而北來,二水至高陵而彙於河,經龍門東至豫州。洛由熊耳東北入河,既皆小水入大水。且兩流合為一,以故不曰涇渭,而曰渭汭。不曰河洛,而曰洛汭。由是推之,則凡諸州之水類於是者,皆不拘於定名,而得通稱為汭也。以義專名者,涇屬渭汭是也。汭在華亭城東三里,乃兩水合流。其北源西出小隴山之馬峽,俗呼北河。南源西出隴山之僊姑峪,俗呼南河。北河環朝那山前,蓋山有古朝那王廟。其西北有湫,東去縣東三里而別稱為雨山。南源環王母山,山顛有古王母宮。東去四里別稱為儀山,俗呼為回頭山,儀州實以是名也。儀雨兩山南北對峙,豁開如門,故兩水合而東流,名之曰汭也。又二水交流而下,亦專名為汭也。汭彙為深潭,潭名合水。水之北岸一臺,高廣平夷,荊榛瓦礫錯雜,相傳禹王廟也。北陟雨山之巔,遙見東南隱隱峰巒侵入太虛,隴州吳山也。沿汭峽,峽石三十里皆斷崖摧壁,神禹疏鑿之跡也。峽行十五里,南峏有女神之廟,扁曰「抵汭元君」,土人呼「底茹娘娘」。汭讀為茹,茹孺同音。廟東十五里至石堡,汭北受柴邸水,源出朝那湫山之陽,而陰即為涇水。又東五里至安口峴牛心山,南受武村水,汭至是益大。北有斷萬山,自馬鋪嶺柴邸而來。南有五馬山,自石櫃寺武村而至。兩壁削立,巉巖百仞,束汭於中。雪浪湍激,經行五里為屯城,唐李元諒屯兵扼吐番者也。屯東為崇信川,汭水益大,深不可涉,行旅皆袒而濟。又東三十里,北過崇信縣城,崇信人曰汭水。繞北又東七十里,東過涇州,過回山,乃屬於涇。弘治戊午,督學副憲虎谷王公按涇州。試諸生竣,乃涉水登王母宮,寧從行。王公東眺曰:「北流而濁者何水乎?」寧對曰涇也。「南流而清者何水乎?」對曰汭也。公曰:「是《禹貢》雍州屬涇之汭乎?《周職方》其川涇汭乎?昔《公劉》有汭,鞫之即吾過豳西行三十里,涉一大河,北入涇,是何名乎?」寧曰靈臺之達溪也。公曰:「朱子注芮,鞫之即曰豳地日廣也。試且廣求之,斯地有百泉乎?」寧曰:「去華亭西北三十五里,朝那山湫陰有泉百餘為涇源,乃百泉也。」「有溥原乎?」寧曰:「亭口靈臺之西,汧陽隴州之北,華亭龍泉之東,有廣原。唐尉遲敬德破突厥、郭子儀破吐番之西原也。李元諒開美田千頃,號曰良原,今為溥潤原。」公又曰:「此與吳山南北乎?」寧曰:「正相南北。」公曰:「必茲西去百里外,有兩水合流者,可謂之汭矣。若其窮之乎?」寧計華亭至涇程一百三十五里,果符公言。還白之,公曰「朱子註《詩》,言汭水出吳山西北者,以名山而志名水,窮汭溯流也。今遂謂出隴州,東入於涇。今隴水乃汧入渭,去涇遠矣。且將置溥原於何地乎?」
趙中丞時春曰:寧之論汭,謂小水入大水,是矣。然達溪雖經流靈源出武村西南,繞門川諸水,含良原靈臺諸溪以入涇,皆汭也。
禹穴:
松潘亦有禹穴,禹生於此,其水皆丹。槜李徐道荊親見,向予言之。(陳眉公《太平清話》)
呂梁洪:
萬曆癸卯,鑿徐州呂梁洪,得唐尉遲敬德所題名。相傳孔子觀呂梁,非其處。
雁湖:
廉州府城西北七十里雁湖,每秋冬有雙雁游於其間,為其罕有,故名。
月湖:
寧夏衛月湖,廣斥無水草,遠望瑩然畢照,俗呼稱古戰場也。
醋溝:
唐岑參詩「雁塞通鹽澤,龍堆接醋溝。」郭緣生《述征記》:醬魁城至醋溝凡十里。
陰司溝:
襄城縣北四十里穎橋,鄭莊公見母處,有隧道在焉,俗呼「陰司溝」。
八功德水:
南京靈谷寺琵琶街側,有池云八功德水。餘嘗過之,則涸。按八功德水見天竺國,一清、二冷、三香、四柔、五甘、六淨、七不噎、八除病。
皇后水:
武安縣西八十里,太行山中有池,夏涼冬溫。世傳宋太祖下河東,將引皇后入晉陽,後病瘡,掬此水浴之遂愈。至今人稱皇后水。(《武安縣誌》)
冰柱水:
宣府懷安衛城西南三十里,虎窩山厓水出,盛暑結為冰柱,至隆冬反釋。
瀘水:
諸葛孔明五月渡瀘,瀘水即黑水,非瀘州也。其水色黑,故曰瀘。沈黎《古誌》:孔明南征,繇今黎州四百餘里至兩林蠻,自兩林南瑟琶部三程至巂州,十程至瀘水,瀘水四程至弄棟,即姚州也。金沙江在滇蜀間,一在武定府元江驛,一在姚安之左卻。據《沈黎誌》,孔明所渡當是今之左卻。瑟琶一作虱琶,兩林今之邛部長官司也。
愛陽河水:
宣府愛陽河,在炭山西北二十里。本牧地,深二尺餘,下有頑水,黑色者數尺。水上有浮草,性涼,宜牧馬。其地生黃花大如錢,人馬蹂踐萎悴,明日復生如新。
石槽水:
高陵縣清真觀,在縣東南二十里吳村,西魏文帝嘗過此。有石槽圍方不及二尋,水常盈,以飲隨駕馬千餘匹不減涓滴。文帝異之,主觀者對曰:「臣有飲馬珠在內,故水不竭。」頓首獻珠。今石槽存。
須水:
滎陽須水。須音會,今寫作須,讀作需,訛。
粉水:
粉水原出房縣,蕭何夫人於此漬粉,鮮潔異常。
鶴川水:
云南鶴慶刀劍,取嚴江之古宗鐵,濯以鶴川,利可剸犀,屈之可以繞指。
龍潭:
天啟丁卯立秋日,天台石梁下龍潭忽湧金錢二枚,各重一兩六錢,面鑄「太平通寶」字。考《縣誌》,宋太宗鎮潭物也,遂名塔曰「聖祥」。
清池:
滄州清池,凍冰結花,四散離披,有松竹牡丹車馬人形等異狀。詩云「雨木日甲皆佇立,結冰池上盡離披。」出周府博平王《錦囊》。
清池中蓮蕊,取之研如泥,凡繪圖寫畫,光焰勝金色。以上《滄州誌》。
化癭池:
武安縣西柏林里有池,向十八畝,癭者飲之可化。
珠池:
廉州府城東南八十里有平江青鸞楊梅池,雷州有樂民池,俱產珠。
明時率十五六年或十年一采,始得美珠。邇者三年一采,俱碎小,藩臬有司頗受詰責。
嘉靖二年采珠,至十二年復采,僅隔十年。海北道僉事翁溥嚴立采法,四閱月方才封,用口銀七千餘兩。除織造螺筐,起蓋廠房,夫役俱役民,不預造報者,不下二千餘兩。僅得珠四千餘兩,所得不償所費,尚且碎小口匾不堪。二十四年九月又采如前。知府胡鰲建議,謂前采納至今僅隔一年,螺珠未生。縱有一二生息,俱系嫩小無珠,恐復虛費。又考洪武二十九年詔采珠,至永樂十四年始復采。又至天順三年詔采珠,弘治十五年復采。正德九年詔采珠,則以為頻數矣。嘉靖五年詔采珠,其年十二月大雨,池水冰結,樹木皆枯,民多凍死。螺筐夜有火光,人皆異之。九年又采,十二、十三年連采,此珠之所以少也。正德九年采珠,惟樂民池無珠。
蘇池:
眉州三蘇祠有二池,遇賓興蓮開併蒂,必有登科者。
舜井:
舜井在歷城山下,綠床朱綆,婦子牽挽數十步不止也。深十五丈,左圓右方。或棄物於井,則從西出。
倒井:
諸城縣北五十里城陽社井,欹臥斜入,如人攀倒而然。泉甘,冬夏不竭。
聖井:
邯鄲縣西北二十里聖井,其水常溢。遇旱取水,祈禱有驗。先期齋宿於廟,次日詣城隍廟焚告詞,又次日與眾步迎城隍如聖井廟。拜訖,令嫠婦潔者七人,各持新帚環井洗箕,以箕揚水如飛雨狀,仍各大聲云:「東海老龍七個女,刷子簸箕就下雨。」如是者數次,始陶井。時大伐鐘鼓,眾伏地號呼,如哀如訴。待新泉湧出,取注瓶內,仍徒步捧歸。朝夕行香,雨後送入井,謝之。(《邯鄲縣誌》)
丹井:
四川德陽縣江口有許旌陽丹井,江水撼射,井屹然不崩。歲旱江竭,井溢如故。(郭子章《蜀草》)
柳翠井:
仁和縣皋亭山柳翠墓,普濟庵有柳翠井。
肅府井:
甘肅肅王府有井嘗涸,秋子果熟以牲禱,井泉溢,煎果作紙味酸,解渴化痰,果盡復涸。又酒泉倉無鼠。(曹縣《藍亞中集》)
火井:
臨邛縣火井,夜時光映上照。民欲取其火,先以家火投之,頃許如雷聲,火焰出,通耀數十里。以竹筒盛其光藏之,可拽行,終日不減。井有二,水取井火煮之,一斛水得五斗鹽,家火煮之得無幾也。杜詩「負鹽出井此溪女」,正指是井。蜀井大都艱於得鹽,而此井獨易。
鹽井:
蜀中鹽井始於李冰。大都竹井,井形大如竹,僅可容竹也。其鑿之甚艱,其入之甚深,其汲之甚苦。水出山石,淡上鹽下,有鑿至五六十丈而淡出,百丈而鹽出。鐵焊、漕焊、刮筒、吞筒等器纖悉甚備,不比晉齊燕取水成鹽之易也。(《四川通誌》)
喜客泉:
句容茅山喜客泉,闊二丈,深三四尺,清冷見底。客至拍手浩嘆歡笑,泉底噴沫如珠串,咥咥向人浮出。相戒默然無言,泉亦沈靜。
澹泉:
海鹽尚胥橋北,河中方丈許沸湧,味淡。蓋海眼也,或繩探之莫測。土人沈氏偶篙中之,反躍一木為梁。又縣城西天寧寺有澹泉,鄭端簡「澹泉」本此。
酒泉:
東昌荏平縣西北丁家岡,甘泉宜釀。
肥泉:
《水經》有肥泉,如《括地誌》有肥累城,其地在今東垣之境。泉水《詩》曰:「我思肥泉,茲之永嘆。」釋:「謂衛女思歸肥泉,為自衛而來所渡水。」今此水當在邢衛之間。予往經是縣,泉水又不多見也,但睹其土壤沃饒,優於鄰境。肥之名其以是與?(陳棐《廣平府舊誌》)
膽泉:
鉛山縣西七里銅寶山,有貌平坑,石竅中膽泉流出,浸鐵可銅。又鵝湖鄉去縣治七十里,有溝漕七十所,取本地水積為池,隨地開溝,碎鐵鋪之,浸染色變,鍛則為銅。又德興縣北銅山下,一名銅泉,浸鐵數日,類朽木,刮其屑鍛銅。福建上杭縣紫金山膽水池亦如之。宋游經言,膽水可浸鐵為銅者,凡十一所。古坑有水處曰膽水,無水處曰膽土。膽水可浸銅,膽土可煎銅。
婆婆泉:
廣西慶遠府思恩縣北五十里,有水常隱不見。遇行人渴飲,婆婆則湧出,飲足復竭。(《慶遠府誌》)
燕泉:
郴州城西有泉,春燕來水盈,秋燕去水平。故何孟春尚書號「燕泉」。
聖泉:
貴州城西五里,泉出石罅,彙為方池,一日百盈百竭,《弇州錄》名「百刻泉」。郭中丞子章往觀,倏盈竭。偶雨集井溢,僕夫趣歸,言百舉成數也。《一統誌》稱「聖泉」。長史劉汝楫記曰:「宇內名泉,若湯泉、火井、瀑布、趵突諸類,洎陸羽所品次,靡可縷指,特壤界色味稍殊,而無潮汐。惟漳浦蠟湖,侯官潮泉,鍾山應潮,建州潮泉,固亦消息有期。而其地瀕海,乃緣海為潮汐,泉不得與也。若池陽潮泉,章貢三潮,安寧海眼,樂平鳳游,荊門蒙泉,郴州潮泉,吾鄉龍驛潮井,去海懸絕,似與聖泉為伍。第彼潮候,僅再至三至,亦未有百刻消長,別具一橐簽者。則聖泉之靈且異,在別境寧復有此乎?」
喊泉:
武夷山喊泉,當制貢茶,太守禱畢,大呼「天子要茶」,泉即溢,復呼「太守要茶」,泉復溢,否則涸。按何喬遠《閩書》,建安縣御泉,一名鳳凰泉,一名龍焙泉,宋上供茶取此。深僅二尺許,有暗渠通溪,泉日夜從渠出。而舊《誌》謂喊之則出,造畢則竭,蓋神異其說以表美矣。
趵突泉:
濟南府呂祖廟前趵突泉,三穴並湧,高數尺,如隱雷,蓋沇水下流也。崇禎己卯正月,濟南陷,泉勢亦減。
靈泉:
岐山縣東十五里,周公廟東西有靈泉,相傳世治則出,世亂則竭,其出必風雨數日。唐太宗二年出,賜名潤德,後復竭。雍熙二年復出,金末復竭。元至正十七年復出,其後仍竭。明弘治十五年九月甲子,雷風又作,山澤震裂,泉乃復出。
溫泉:
泉貴甘冽,至於溫,異矣。又並泉也,一溫一冷,猶是泉也。倏溫倏冷,不異之異乎?《博物誌》:「凡水源有硫黃,其泉則溫。或云神人所暖,主療人疾。」後周王褒《溫泉銘》云:「白礬上徹,丹砂下流,乃知溫泉,必白礬、丹砂、硫黃三物為之根,乃蒸為暖流耳。」明廣陵御史桑喬曰:「雷火所灼,其氣亦硫,豈以云雷之中而亦有硫哉?蓋極陽之氣也。夫溫泉亦極陽所聚,蘊隆如五行變化,奚所不至?蕭山之墟有涼焰焉,可云其下有冷石耶?」愚深服其辨,而溫冷變換,又所未解。政聖人之不論不議也。概見《一統誌》,間有遺采偶彙之,似終未盡。
北京:
順天府昌平縣西北二十五里,湯洛山下有溫泉,又東南三十八里湯山下湯泉。四時常溫,浴之愈疾。
遵化縣西北福泉寺山下,寬平約半畝,泉水沸出,溫可浴。
真定府平山縣西四十里溫泉。
阜平縣西北八十里湯池,俗傳昔有吳王經此欲浴,池水忽熱,王惡之,旁即有冷泉噴出。至今兩泉,一溫一冷。
順德沙河縣西北七十里湯山下湯泉,可愈疾。
永平府撫寧縣東北七十里溫泉,浴之愈疾,望之熱氣氤氳。
延慶州西北三十里,佛峪山下有溫泉。
保安州城南十五里溫泉。
萬全都指揮使宣府城東六十里,湯池山有溫泉,愈疥癬。又西南順聖廢縣東二里溫泉,下流半里滲地。
赤城堡龍門鎮,宣府城東百四十里。北鄉赤城寺側山根湧出,暴熱而流。有一冷泉,浴之愈疾。
云州堡寶濟鄉暖湯一處,出泉凡七十二眼。
南京:
應天府上元縣東六十里湯山,湯泉六穴,以煮豆谷終日不熱,草木灌之愈鮮茂。劉宋江夏王義恭銘曰「秦都壯溫谷,漢京嚴湯泉。炎德資遠液,暄波起斯原。」又府城東北四十里,水同一壑,冷熱相半。熱可瀹雞,中皆有魚,魚交入輒死。民引熱水溉田,一歲再熟。又府東南雁門山上,有溫泉可浴。
江浦縣西三十里湯泉,一名香泉。其泉有二,相去百餘步。南唐韓熙載記其泉能蠲除疾疹。又溧水縣西南香泉同。
盧州府巢縣東北十五里,半湯山有二泉,名半湯池,一冷一熱,合流。其初冷熱仍異,數里之外始相混。魚自冷泉觸熱即亟回。
舒城縣西南七里湯泉,冬夏常熱,可以烹茶。
英山縣東西皆有湯泉,四時沸騰不竭。
安慶府望江縣,菩提寺北司馬龍井,冬溫夏冷,可以愈疾。
皖公山上湯泉,四時如湯可浴。
徽州府歙縣西北百二十里,黃山第四峰有泉,沸如湯,常湧丹砂,浴之能愈風疾。
和州北三十五里平疴湯泉,其色深碧,沸白,香氣襲人,愈瘡疥。太子泉即湯泉之一,梁昭明太子嘗浴此。
含山縣永興院半湯泉。
山西:
太原府定襄縣東北二十里,聖阜山有溫泉。龍朔中嘗賜錦幡李冶,有碑記。遼州東八里溫泉,冬寒,熱氣上騰五六尺。口沁水南一里暖泉,隆冬不冰。
孟縣北百二十里,溫泉有三穴。一穴出盤石中尤熱。舊《經》云,北齊濟南王有疾,於此沐浴遂愈。其水南注滹沱河。一出縣東二十里,名溫池泉。孝義縣西九十里,高唐山之側溫泉,靈液淡淡,和氣如薰,經嚴冬積雪不冰。
大同府治東北火井,南北七十步,廣減尺許,深不見底。炎熱上並,常若雷霆。以草爨之,則煙騰火發。又東北去火五六尺湯井,廣輪如火井,熱勢亦同。以草內之,皆沾濡露結,故俗以湯井為日昇井。
靜樂縣東十五里,北山下石縫中溫泉,流入碾河。
蔚州府西三十里暖泉,夏涼冬暖,可資灌溉。
岢嵐州城南山下溫泉,其穴數十,引為水磨。
永寧州城西崖下,溫泉湧出,南流與川水合。
寧鄉縣西南百里暖泉村,其泉有氣,又名牛尾泉,西北流入黃河。
五臺縣東南四十里有溫泉,東流入清水。
山東:
兗州府曲阜縣南七里溫泉。
沂州東北郯城縣西北俱有溫泉。
青州府安丘縣西七十里溫泉。
登州府城南七十里溫泉。又棲霞縣艾山寧海州蠟山。
福山縣西三里奇泉自石孔出,味甘,冬溫夏冷。
招縣城東二泉並出,一寒一溫。
寧海州東四十里龍泉,文登縣西七里湯泉,又東北六十里溫泉,皆寒溫二泉,並廢。
萊州即墨縣東四十里溫泉,鳥墮輒爛。旁有冷泉。
遼東都指揮使司溫泉凡六,一都司城南五十里,一城東南五十里柳河,一西南七十里鞍山,一曹莊驛東十五里,一寧遠衛東南二里,一廣寧前屯衛北七十里。
河南:
河南府城南溫泉,冬溫夏涼。又新安、澠池、嵩縣俱有之。
南陽府城北二十五里,紫山有水,冬夏常溫,曰陽谷。
裕州歷山七峰,山各有泉,冬暖。
汝州西南六十里,溫湯泉有九眼,東南流注廣城澤,可療疾。唐武后嘗幸此,有溫湯碑。又有寒泉南流。
汝寧府固始縣西南山中溫泉,其熱如湯,其色綠。
商城縣南溫泉,能已瘍疾。
涉縣西北三十里溫泉,今淤塞不存。
陝西:
西安府臨潼縣東南二里,驪山溫泉,下乃礬也。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,漢武加修飾,唐時建溫泉宮。
藍田縣西南四十里,石門湯泉。口武功縣太乙山有水,沸湧如湯,可療百疾。鳳翔府寶雞縣,太白山有溫泉,可治百病。世傳清則疾愈,濁則無驗。
平涼府北城之閫有溫泉,即古柳河也。深數尋,溢出灌溉諸園圃,冬暖不冰。趙時春《平涼府誌》曰,平涼府為川者二十而贏,為泉而冬不冰者以數百,而冰者不與焉。
鎮原縣鹽池東有泉,冬溫。又有泉可植蓮,皆東入高平鄉。
隆德縣城東百步,溫泉出石穴,寒冱不冰,萍草冬青。下有廢蓮池,圍可二里。靈臺縣保山之陰溫冷泉,半溫半冷,浴之愈疾。
靜寧州城東五十里有暖泉,冬弗凍。又城東三十里,乾磑川有溫泉。
延安府治南泉有七眼,味甘,冬溫夏冷。遇大寒,流溢不凍,甚濟居人。
甘泉縣南四十三里,溫泉山下有溫泉。
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永昌衛城西南三十里,暖泉二穴湧出,四時常溫,東北流入水磨川。
寧夏靈州守御所西南一百餘里,山東滾泉自地湧出,高丈許,其沸如湯。
寧夏韋州暖泉,在鹽池西南。
浙江:
金華府東陽縣東南四十五里,夏山上有池,冬溫夏冷。
台州府仙居縣東南二十里,黃赤湖修廣皆數丈,水四時如沸。夏飲寒浸毛骨,冬飲則如湯。相傳宋時嘗有龍出沒云。
桐廬縣北十五里神泉,冬溫夏涼,病者飲之或瘥,祈禱多應。
江西:
南昌府寧州西黃龍山下,冷暖二泉同出,相去數尺。
奉新縣九仙山,湯泉湧出道間,一溫一沸。
南康府建昌縣西八十里,湯泉愈瘡疾。
廬山主簿山,在胡郎廟南數里。山下有溫泉,穴口圍一丈,湧出如湯沸,冬日恒熱。
建昌府新城縣東四十里,溫泉有硫黃,氣浴之愈疥瘡。
撫州府臨川縣城西三十里,溫泉中有伏石,分為二流,其陰水差寒,其陽水常沸。
吉安府龍泉縣湯泉凡三,一縣西八里,一新田院側,一硃砂礱下。
袁州府宜春縣城南三十里有溫泉,泉有魚,投以生卵即熱。
贛州府溫泉凡九,在信豐者一,在寧都者二,在安縣龍南者三,皆溫如湯,而寧都尤熱。
九江府德安縣三十里廬山下,湯泉石池五。南池極熱,手不可探。北四池稍溫,浴之有硫黃氣。
湖廣:
武昌府蒲圻縣南五里,湯泉冬夏常沸。
襄陽府光化縣南五里,溫水河舊有一泉,其水溫暖。今河尚存。
房縣東,湯泉中有硃砂。
德安府應城縣北六十里,京山有溫泉,淵靜如鑒。聞人聲則湯奮發,其熱可燖雞。又應城西五十里玉女泉,其泉熱沸。
隋州城西百二十里,大洪山西北有暖水。
蘄州城北百四十里,泉沸如湯,有硫黃氣。
岳州府平江縣北九十里,幕阜山有溫泉三穴。
長沙府攸縣東六十里溫水泉,冬溫夏涼。又縣東百二十里有暖水石泉,宜冬浴。
衡州府耒陽縣平陽五都有二泉,其水春夏溫和,冬滾沸。
永州府零陵縣溫泉。
常德府桃源縣西北百二十里湯泉,又有冰泉,人曰陰陽泉。
郴州興寧縣東北五十里石牛山,其巔有雁池,冬月溫燠,雁嘗食息其中。郴州北二十里平地泉,湧出如湯,沐之愈疾。
桂陽縣北三十里,白芒溫泉,冒風者浴之多愈。
宜章縣東二十里溫泉池。又縣西六十里有桃花湯,其水冬夏常暖。
四川:
城都府新都縣溫泉,冬月未至,數里遙見白氣如煙。
順慶府儀隴縣火井,天寒焰從地出。
敘州府富順縣火井。
重慶府城西南百六十里溫湯峽,泉自懸崖而下湧出,四時騰沸如湯。
合州東五里溫泉。
夔州府開縣三潮溪,冬熱夏涼。又縣南溫井,冬夏常溫。
潼川州蓬溪縣西二百里官館鎮之北,伏龍山下火井,地窖若池,以火引之,有聲隱隱發地中,少頃炎熾。夏月積雨,停水則焰從水上,水為之沸,而寒如故。冬月水涸,則土上有焰,觀者至焚其衣裙也。又邛縣西八十里火井。《博物誌》云,井深二三丈,以竹木投取火後,人投燭井中,火即滅,絕不復燃。
東川軍民府西南三十五里湯池,水出石竇中,熱如沸湯,清徹如鑒。
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溫泉二,曰寧番衛城東百四十里,曰越巂衛城東二十里。四時溫暖,可愈疾。口都司北七十里熱水池,四時常熱,流入溪河,合瀘水接金沙江。
福建:
福州府城東崇賢里湯泉,昧甘而性和,熱甚硫黃氣。謝肇淛《五雜俎》云「吾郡城內外溫泉共十五處。」
汀州府城東四十里湯泉。
興化府莆田縣城西南大溪中,湯泉有三穴如井,熱甚。漢時胡道人棄丹於地,水遂溫,浴之多壽。以上見《一統誌》。而莆田又錦江西桃源溫湯池,又上杭橋西北岸溫泉,潮退可浴。餘縣搜附於後。
南安縣城山,溫泉有四,三熱一溫。
德化縣湯巔,湯泉出焉。
永春縣湯泉二,一在湯邊,一在登瀛橋北。
安溪縣湯泉六。
大田縣湯坑,湯熱可浴。
沙縣熱水池,其水夏冷冬溫。
永安縣湯池六:熱水口、苦竹村池、仕洋湯池、溫湯池、龍峰湯池。
上杭縣溫泉二:小拔湯。
長汀縣南何田市湯泉,周數十丈,熱能熟生,名無垢泉。又一在縣南安仁院,石竇湧出,可溉田。
清流縣溫泉三:池溪、嵩口、北原。可以熟卵。
連城縣湯泉。
永定縣湯泉三:大洲湯泉出地中,下洋湯泉出石壁,李田湯泉熱能熟物。旁有溫泉,可以和之。
龍溪縣溫泉,舊西廂城址下。
漳浦縣梁山南北兩麓各有溫泉。
龍巖縣溫泉在塗潭社,四時可浴。一在小溪社,熱氣尤盛。
南靖縣溫泉四:永豐里二,歸德里一,清寧里二。
長泰縣湯泉二。
平和縣溫泉二:清寧里、新安里。
寧洋縣湯池。
廣東:
廣州府清遠縣東九十里,湯泉有石如錢出,泉熱可熟物。
韶州府城東南五十里,湯泉能熟生物。每霜雪時,泉氣上蒸,赤魚時見,人不能獲。又曲江縣西北四十里,泉有三穴,四時沸湧,可以芼烹。又樂昌縣東北四十里溫水,冬夏常溫,愈疾。又乳源縣西北二里,石穴中溫泉。又靈君山周山嶺,溫泉二。
瓊州府感恩縣北七里,溫泉夏冷冬沸,能愈風疥瘴氣。
高州府溫泉三:曰府城北一百七十里,曰信宜縣治南,曰石城縣北五十五里。
廣西:
柳州府來賓縣西北一百里,雙泉冬溫夏涼。
象州東三十里溫湯泉,其水常熱,可熟物。
萬州城西溫泉。
云南:
云南府安寧州北十里湯池。云南溫泉非一,此為甲,色碧如玉可鑒。
臨安府治溫泉,每春莫郡人浴三日,謂祛時疫。又西北四十五里,及建水、石屏、阿迷三州,通海、河西、嶍峨、蒙自四縣,俱有之。
鶴慶府城東南溫泉,每歲三月浴之,愈瘡。
麗江軍民府通安州阿失村有溫泉。
廣西府彌勒州西十里,阿欲部山下溫泉。
蒙化府城南甸尾山下溫泉,相傳蒙納奴邏母病,浴之愈。
沅江軍民府城西北十五里溫玉泉,石間迸出如湯。
北勝州溫泉二:曰州城枯木村,曰州南沙田村。
馬龍多郎甸長官司北五十里,徹崇山溫泉,其熱如湯。
尋甸軍民府南五十里溫泉,俗呼熱水塘。
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城東二十里,哀牢山下有石狀如鼻,二泉出焉,一溫一涼,曰玉泉。又城西二十里,虎障山下溫泉。
隴州宣撫司,湯泉從石罅出為河,熱甚。
貴州:
貴州普安州溫泉有二:一在城東南八十里,一在樂民千戶所西,水溫可浴。
水異名:
芮,水厓也。芮之言內也,水之內曰隩,水之外曰鞫。《韓詩》:芮{阝尻}之。即{阝尻}與鞫同,九皋九折之澤也。水隒曰渭。隒,重甗也,水之夷上灑下似之。許氏曰:「岸上面平夷,而其下為水洗蕩齧入之也。」水中高地曰坻,水草交曰麇,水會曰潨,一曰水外高有瘞埋之象。
營建
山陵:
孝陵,應天府朝陽門外鍾山,懿文太子祔葬於側,世稱東陵。孝陵後有小阜曰大山,萬曆間金壇於玉立欲治葬,以科臣論止,空其穴。後誠意伯劉孔昭葬其父藎臣。
孝陵享殿,太祖高皇帝,孝慈高皇后。左:淑妃李氏,口妃口氏,皇貴妃孫氏,皇貴人口氏,皇美人口氏。右:碩妃,生成祖文皇帝。
孝陵道中,觀音閣後壁,瑪瑙石高丈餘,衡丈有口尺,光潤如玉。出青龍山,永樂間采置。
長陵,昌平州城北天壽山。自紅門進御道凡二十餘里,舊名東祚子山。永樂七年卜建,一曰天壽。世傳燕山竇氏舊居,無據。千峰萬壑,交鎖周密,嵯峨森翠,後視高山數十重來跌斷。明堂平闊,羅城諸小阜尤密匝。祔葬十六妃。
獻陵在長陵右,祔葬四妃。景陵在長陵左,祔葬七妃。裕陵去昌平二十五里,獻陵之西,祔葬十八妃。茂陵去昌平二十七里,裕陵西北,祔葬十四妃。泰陵在茂陵西,無妃祔。
康陵去昌平三十五里,泰陵之西。九龍池環其前,松園繞其左。
永陵去昌平十八里,長陵之東南。規制巍廠如長陵,而巧麗過之,俱襄陽白石。兵部員外郎餘姚駱用卿所擇。祔葬妃三十、嬪二十六。
昭陵。
定陵在口陵口大峪嶺,徐尚書學謨議擇。時通政參議梁子琦等難之,為輔臣申時行、王錫爵等所斥。崇禎初,尚書姚思仁督理,多朽石,寧無罪地脈哉?吾寧陳與郊以給事中巡工,言壽宮五室中三間待馭,四隅維以鐵索,各大銅缸注油,左右室通門,待中宮及嗣帝所生母昇祔。神廟閱壽宮,自坐石室飲酒。
慶陵。
德陵石橋高不五尺,長不五丈,砌石無甚費,而耗二十餘萬金。享殿寶城尤不貲。且陵地窄甚,僅當西山之脈。在永陵左,相距不百步也。蔣德景云。
德陵窆日,石梁中斷,諸臣亟培土,不敢以聞。諸陵有碑題「口宗口皇帝之陵」,棱恩門內有碑俱無字,閑以木柵。
思陵在紅門西三里,與諸陵隔河。諸陵俱河北,思陵獨河南,即故皇貴妃田氏園也。
候氣室:
順天府治有候氣室。每立春,先期五日,奏遣欽天監習佔候者二人,往設琯實灰,如舊法,佔畢還奏。
槐廳:
全州蔣相國(冕)治第南門外,巨槐一,曰槐廳。
明德堂:
天下泮宮俱明倫堂,獨應天府學明德堂以宋文天祥手書故。
梅熟堂:
鄞縣東北三十里大梅山護聖寺,漢梅子真舊隱也。寺有梅熟堂,先是梅甚巨,稱為梅龍。孫權伐而三之,一會稽禹廟梅梁。張僧繇所畫龍飛去者,有梅核半,可容粟一斗。正德間盜失。
六老堂:
南康六老堂,因五老峰祀宋守朱元晦,曰「六老」。
來玉堂:
王元美弇山園中堂成,適汪伯玉至,名曰「來玉」。董玄宰仿之,樓成,適陳仲醇至,曰「來仲」。
晾鷹臺:
南海子方百六十里,殿旁晾鷹臺。臺臨三海子,渡以七十二橋。
銅雀臺:
曹瞞臺於鄴水,與西門豹祠相近。今水中隱隱三臺址,蓋銅雀、金鳳、玉井云。二臺久沈,一臺址稍高。
厄臺:
陳州厄臺,孔子絕糧處。崇禎時流寇佯賚諸生其上圍斬之,又遺厄也。
主人臺:
潁州東二里嶽廟前,元末,每旦彩云騰覆。明興太祖嘗幕其上,天下大定,云散。土人呼「主人臺」。(《潁州誌》)
鶴臺:
崇禎甲戌,湖廣松滋縣得石碣,晉羊叔子所書「鶴臺」二字。
摩旗臺:
全椒縣西北四十里,宋將焦光贊結寨於焦山上,營壘皆石砌,高數尺,圍可六里許。東有搖旗台北有摩旗臺。雨洗後嘗出甲葉鐵鏃之類,石窖中米麥至今猶不腐。(《全椒縣誌》)
梳妝檯:
皇城北苑中有廣寒殿,相傳遼蕭後梳妝樓。成祖定鼎北京,勿毀以垂鑒戒。萬曆七年五月四日樓傾,梁上金錢一百二十文,云“至元通寶」。則樓創於元初,非遼時物矣。(《張居正雜著》)
六相樓:
四川達縣本宕渠故地。建文庚辰進士郴州曹嗣宗丞達縣,修六相樓,祀唐李嶠、劉晏、元禎、李適之、韓滉、宋張商英。嗣宗終廣東按察僉事。
瑞光樓:
鄞縣南二十里櫟社。元末永嘉,高則誠避亂寓於沈氏樓,作《琵琶記》。夜按拍而歌,蠟炬二枝相隔,光忽交合,名「瑞光樓」。遺址存。
四雨樓:
姑蘇廣福山,周天球治園,有四雨樓。桃李海棠,各栽一面。謂海棠濕透胭脂雨、梨花一枝春帶雨、桃花亂落如紅雨。其右臨水對山,曰「珠簾暮卷西山雨」。
朝天宮:
南京朝天宮,古冶城也。後殿黃垣,據高垣之上。太祖嘗更衣於此,俗傳葬其下,非。
鐵柱宮:
南昌鐵柱宮,東南隅方丈甃池作石欄,鐵柱微露,乃石耳,非鐵也。(陸儼山《豫章漫抄》)
雙魚宮:
錢塘洪侍郎瞻祖游江西玉皇山寺,見石盆中金魚八枚,游泳必雙。異而問,僧謂僅四頭。因登席聳視果然,平視又如前。僧曰:「此名雙魚宮,乃旌陽真人所遺仙跡。」《遊覽誌》失載。
白塔:
四川白塔。初來安縣北六十里白塔寺,路通盱眙,有磚塔一座,雷擊掣其末三層,遺在泗州境伏虎山,今存半塔。創始雷掣,俱不知其何年月。
鎮河塔:
涿州桑乾河中有塔,名鎮河塔。嘉靖元年塔崩,內有古錢,皆飛空如蝶。自後河水不時泛溢。(《涿州誌》)
應州木塔:
應州佛宮寺木塔,四層六檐八角,高三十六丈,遼清寧三年田和尚奉敕募建。塔後殿九間,通一酸茨梁。洪武元年四月八日,塔頂佛燈連明三夜。文皇帝北征幸其上,題「峻極神功」。後武廟巡應州,題「天下奇觀」。(《應州誌》)
按佛法,佛菩薩塔高十三層,辟支塔應十一層,阿羅漢四層,餘隨品級減之,此八種塔並有露盤。佛塔八重,菩薩七重,辟支六重,四果五重,三果四重,二果三重,初果二重,輪王一重,凡僧但焦葉火珠而已。後世建塔不原佛制,聖凡相濫,紕謬至多。
虞仲:
太伯逃荊蠻,自號句吳,從歸百餘家,立為吳太伯。太伯卒,無子,仲雍立,是為口。仲雍傳三世,至周章。武王克殷,大封同姓,封周章於吳,封其弟虞仲於周之北。故夏墟列為流侯,是為虞。司馬貞曰:「夏墟,在河東太陽縣。」據誌書,平陸即古太陽縣,至唐開元始更今名,其廟為太伯明矣。或者謂太伯以次而傳,至周章是為南之吳,虞仲始受周封於夏墟,是為北之虞。然則虞祖虞仲曷以廟太伯哉?曰不然,武王大封同姓,周公於魯,召公於燕,叔鮮於管,叔度於蔡。及神明之後,封止一國一祖。而受二封者,惟於太伯見也。武王之意,以荊蠻吳夷,其禮鄙俚,不足事太伯而報其德。再封於虞,得處先聖王之舊邦,且邇中畿之地,得用中國之典禮。其於太伯之德,庶幾乎報矣。(明初夏縣王翰《平陸縣太伯廟記》)
妒女祠:
平定州東九十里承天鎮,俗傳妒女,介之推妹也,舊經云介山氏之廟。唐武后幸河東,道出祠下,懼致風雨,欲開道以避之。狄仁傑曰:「一人行幸,風伯清塵,雨師灑道,何妒女之避?」遂止其役。駐蹕祠下,風停雨息。
孟母故宅:
榆次縣古城西南隅。蓋孟子鄒人,其母並人也。其地有三徙鄉。
藺交:
榆次縣東南四十里,相傳藺相如所居故里。當秋深,地無霜,五谷登衍,人異之。
薑女手跡:
曲沃縣西南三十里,侯馬鎮南河西堰中,世傳薑女托堰哭夫,手印於堰。至今土雖屢傾,遺跡猶存。
殘苦廟:
介之推從重耳出亡,追者甚急,之推以其子林代死。重耳入晉,之推妻及林妻尋推,聞焚死於綿山,俱投井死。鄉人即其地立廟祀之,曰「殘苦廟」,在曲沃西關外。
瓜子纏:
翼城縣東南五十里,北陽阪下曰「瓜子纏」。相傳老子食瓜處,子落皆成石瓜子,其形宛然。
大禹廟:
龍門大禹廟,俗傳食豕肉詣廟必風。壁畫精工,與岐山周公廟壁畫併稱。
泰伯廟:
平陸縣泰伯廟。
南嶽廟:
衡州南嶽廟,古松百餘株。銅香鼎甚巨,不可圍抱。銅鐘重九千斤,有大祭則鐘聲先振。
御題祠山廟:
廣德州北五里,橫山張真君廟。明初高皇帝南征過之,題曰:「天下英靈第一山,白云為闕石為關。將軍幸得來瞻此,暫解干戈動笑顏。」
江神廟:
湖廣魚鎮江神廟有神木。江夏賀相國逢聖歸楚,木出於江,蒼古挺拔,鎖以鐵索。
白起廟:
武安縣西關白起廟。正統間,縣丞李昇以起殺降挾詐,遂毀其廟。
長平驛:
山西高平縣,古長平也,耕人嘗得遺鏃如綠玉。長平驛,即元平章賈魯宅,堂三楹,梁柱俱桑木,甚巨。賈氏裔猶存。
暖鋪:
都御史葉成巡撫宣府,於沿邊孔道設暖鋪,即唐人邊鋪也。
鐵柱:
云南大理府趙州東南九十里白崖城,蒙氏建極十三年四月鑄鐵柱,名曰「建極」,又鑄笠覆於頂。土人號「天尊柱」,歲貼金其上,祭之邀福。
與言書院:
去陳州百里曰互鄉,介項城、上蔡間,今更曰「潔己鄉」,立與言書院。
冰廠:
蘇州冰廠十有六,清人始至,問廠何為,曰藏冰者。謂伏兵也,焚其五,始悟。
魚骨橋:
海門縣禮安鄉,以大魚骨作橋,長八尺有奇。元至正中潰入江,萬曆戊戌隨沙漲起,呂四場民獲之,廖令口移建儒學前。色黝黑,有鐵釘痕,毫無朽蠹。(《揚州府誌》)
廣濟橋:
湖州廣濟橋,宣德間知府王源建,歲榷稅萬餘金。
皇過此橋:
崇德縣皇過此橋,以宋高宗南渡過此故名。見縣誌。萬曆橋北沈望云伐竹得磚葬石,刻「宋寧宗姑墓,駙馬黃氏,鹽官人」,始知為皇姑子橋。
倒流橋:
當陽縣北漳水上倒流橋,相傳曹操追劉先主,張飛據橋大呼,水為逆流,魏人不敢迫。(《承天府誌》)
萬安橋:
泉州萬安橋,俗呼洛陽橋,長三百六十丈。萬曆口丹陽薑志禮守泉州,修萬安橋,得石刻,曰「同節來修」,即公號也。又鄞縣蔡錫,永樂癸卯鄉試入胄監,仁廟以學行授兵科給事中,出守泉州。欲修萬安橋,發石刊,曰「石頭若開,蔡公再來,檄海神遣醉卒自投於海,若有神擎之者。俄易書一醋字,必八月二十一日酉時也。」事載錫家傳中。今廟像皂服,行人過,焚草履一輛。
福州臺江大橋,長百餘丈。
仙橋:
云南白崖川,獨木橋十餘所。木大如指,長三尺,或五六尺,巇險不敢著足。樵人捷足過之,亦不損折其木,非常見之材。每望夜一易,不知其因。明日但見新制,曰「仙橋」。
楹帖:
直也如弦,縱道邊夫復何憾?比而得獸,雖邱陵亦奚以為。(顧清)
靜亦靜,動亦靜,五臟克消夫欲火。榮亦忍,辱亦忍,平生不覆於危機。(翟鑾)
徒有寸丹獻帝闕,竟無尺素達權門。(翟鵬)
堂上雙親壽,朝中一品家。(嚴訥)
無毀無譽,三代直道而行。知止知足,四時成功者退。(申時行)
財不求贏,敢為子孫益過。位嘗隃分,當思齒角難兼。(陸光祚)
節義重丘山,始不渝,終不渝。功名赴流水,寵不驚,辱不驚。(嘉靖三十二年,沈丘教諭山陰符鵬)
世多君子扶皇極,天放閑人養太和。(鄭伸)
偶爾謝上天富貴,歸來作平地神仙。(中丞王璣)
頭上青天,一點浮云淨盡。庭前白日,五更夜氣流行。(訓導楊傳芳子起元)
天無私,地無私,日月無私。風不出,雨不出,寒暑不出。(沈思孝)
得意嘗自笑,無音使誰知?(鄧以贊)
凡事再思斯可矣,與人三反何難焉。(都諫武安米之韓)
泮水樂饑,讀天下書,不談天下之事。康莊擊壤,生聖人世,願為聖人之氓。(米鴻謨)
出入起居,得罪天地時十常八九。子臣弟友,可對聖賢處百無二三。(吳先生《寓梅日乘》)
見故人而一笑,自有餘歡。念生平之百為,亦無可恨。(李庭機)
居深山之中隨俗所使,生聖明之世與天者游。(鄭元標)
少作書生,未見陞堂入室。老為廟祝,粗知掃地焚香。(李贄)
養其氣以剛大,尊所聞而高明。(李騰芳)
試看階前皆樹玉,莫嫌腰下未橫金。
天上圖書分冊府,云中雞犬半仙家。(王恩任)
誤攻文字身空老,起販魚鹽計已遲。(陳元素)
人前屋漏,日里雞鳴。
每思於物有濟,恒愧為人所容。(陳龍正)
自拋官後睡常足,不讀書來老更閑。(祝以豳)
質在能還雅,庵成可讀書。(先存一府君)
鐵牛碑:
濟南府儒學內有碑高三尺,刻曰「鐵牛碑」。碑旁地露鐵錐不五寸,就側四掘終如故。或曰鐵牛,鎮七十二泉者。
宋文貞公碑:
沙河縣宋文貞公(璟)碑斷沒土中。正德丁丑,縣令方思道冶鐵二百斤貫而續之。今存,不甚剝蝕。
毛文龍碑:
平遼總兵官、左軍都督同知毛公功德碑,天啟四年七月朝鮮立。奮忠贊謨、立紀明倫、靖社功臣、輔國榮祿大夫,兼議政府左贊成判義、禁府知書、筵春秋館成均館事、弘文館大提舉、藝文館大提舉金{流食}撰,通政大夫、行曹參議李瀟書,崇政大夫、行兵再判書,兼同知成均館事金尚容篆,嘉議大夫、平安道觀察使,兼兵馬水軍節度使、平壤府尹巡察司李尚奇立石。(碑文不載)。銘曰:噫噫,往歲羯虜造口,聳我清邊。鯨吞豕突,急莫之遏。全遼右壤,壘土無堅。獮薙搶攘,厥墟腥羶。公時憤切,忠膽激烈。咬牙張拳,獨立一叫。揭義為號,趨者爭先。曷投曷倚,俾賊顧忌。以掣以宰,謂我共濟。克協大計,鷁首東偏。獲醜復鎮,口口口口。軍聲始振,天討行焉。出入遼瀋,形挌勢禁。罔或恣前,恫疑縮頸。不敢西逞,關防賴全。瞻彼椴島,洪濤淼溔。處得其便,洋津妥帖。履坦不跲,就堯如天。激以忠義,其歸如市。纍纍連連,曰公父母。開口望哺,餘喘其綿。匪公是任,吾其左衽。長城屹然,得人死力。功章寵錫,褒詔頻宣。神旗豹尾,以隆閫寄,節制其專,大業未了。概見其效,四海望延。吾言不失,有待史筆。有賁凌煙,摭實載石。先最其績,後佇其傳。
興安縣岑山右魚峰之仙宕寺,有創修木碑,係天順七年。其聲樸樸如古琴,其文斑剝斷連,亦如古銅琴文。錢塘黃汝亨貞父云,目中所未見。
定霸城:
保定有定霸城,宋楊延朗所築。金時以其磚他用,獨其土存。嘉靖中霖雨潰其西北,得人骨數十具植立土中,髑髏各戴兜鍪,旁侍兵仗。石刻云:「活築惰工百戶徐瑾一行兵役」,見者竦然。(《長安客語》)
軒轅陵:
平陽太平縣東三十里,上魯村東,汾河內有石棺,以鐵束之,隱現不同。世傳為軒轅棺云。
顓頊冢:
晉初,烏程得顓頊冢。又衡山崩,見顓頊冢,中有營丘圖,九首鳩杖。見顏真卿《石柱記》。濮州東北相傳顓頊建都,因有帝冢,故名。
鯀墓:
剡城縣東北七十里羽山,即殛鯀處,有墓。
禹陵:
會稽城南數里禹陵,窆石高可六尺,形如權,堅栗青色而澤,有白脈隱起,甚細如絲絡。偶撼之則動,而不可拔也。今戊子夏毀於盜,三千年神跡頓失其重,聞者惋惜。
唐堯土階:
唐堯土階,故里在臨汾縣城南十里。帝姓伊祁氏,故里名伊村。村築土堡。宛然茅茨土階之跡。唐堯氏陵,在臨汾縣城東七十里部行里,俗謂之「神林」,又謂之「神陵」。高百五十尺,廣二百餘步,旁皆山石,惟此地為平,土深丈餘。山後有河一道,俗呼「陶唐飲馬泉」,有金泰和二年碑記。相傳唐太宗征遼曾駐蹕此山,因謁堯陵,遂塑己像。明嘉靖間,知縣趙統重修。陵東原祀丹朱,西祀唐太宗、統撒太宗像,每歲祭,丹朱祔享,昇堯諸臣之上。竊嘗考舜巡狩於湘,其陵在九嶷。禹會諸侯於塗山,其陵在會稽。惟堯之巡狩不見經傳,此陵為堯陵,相傳自古無疑也。然明初詔下訪歷代帝王陵墓,山東東平州有以堯陵聞者,至今載之祀典。而在臨汾反遺,何也?豈昔之搜訪未至耶?抑詔下之日而臨汾尚屬無耶?(邢云鷺《臨汾誌》)
堯年十五封唐侯,二十登帝位,壽百十有八歲。《帝王世紀》云,堯葬濟陽城陽西北,是為谷林。《呂氏春秋》曰「堯葬谷林」。皇甫謐曰「谷林即城陽」。堯都平陽,於《詩》為唐國。由此觀之,城陽即今之平陽也。濟水出王屋山,在平陽東南。今之城陽,晉尚屬平陽郡,雖去平陽郡百餘里,而臨汾東亢村所出有沄泉,至今相傳通濟源。茲言夫豈無據?況濟多穴地伏流,千載而上,陵谷代遷焉,知堯之時臨汾非源耶?今堯陵在臨汾東南,視王屋山實合古之城陽西北,古曰「谷林」。而今堯陵俗名為「神林」,尤一驗也。後人乃謂山東東平州濟水在焉,而遂以堯陵名,何耶?
關龍逄冢:
安邑東北三里有雙丘,相傳夏大夫關龍逄冢,土人云關云長其後裔云。
齊桓公墓:
崇德蔡新令臨淄縣,夢貴人緋服傳騶而至,揖曰:「公行去邑,當以東壁遺金贈公。」晨起,廨捨東廡圮,坎其地,嶒峵中空,如下天狀,掘石版曰「齊桓公墓」。規制深廣,石室若王者之居,屍色如生,器具皆黃金。旁金山銀山各一,蔡取其山。燈缺將滅,為添油加築。不三月罷官。《崇德縣誌》按《史記》,桓公屍蟲出於戶,安得云屍色如生也?其厚葬或有之。
衛靈公墓:
相傳衛輝府治後衛靈公墓,古有紫金碑,雷轟之。又觀城縣東南四十二里,高宛縣東北二十五里,亦有墓。
雙娥堆:
蘇州承天寺門外雙娥堆,為吳王夫差愛姬,從孫武子學兵法,為隊長,笑而見殺,此其墓也。東北小池,衡不過二丈,長不過五丈,乃錦帆涇故水,偽吳張士誠所浴。
李牧墓:
平陽太平縣西五里孝子村,趙將李牧墓。其子李榮廬於墓側,稱子墓。
陳仲子墓:
長清於陵仲子墓,張令文龍命徹孔廟大羹一盂及棗栗享之。(《長清縣誌》。)
介林墓:
介之推子林墓,曲沃縣南三里河底村。
王翦墓:
王翦墓,富平東四十里。每六月朔望,墓若海市狀,城都依然,車馬交錯。(《關中冢墓記》)
鄭玄墓:
臨晉縣口三十里,至今荊棘不生,狐狸不穴。
青塚:
荊門州青塚,土人哀昭君,招魂而葬,因名。實在大同城西北五百里,古豐州灘西六十里。
孫嵩墓:
安邱縣南四十里孫嵩墓。元人於欽作《齊乘》,寓宿太虛宮,夢趙先生入謁曰:「聞君修《齊誌》。僕有良友葬安邱,其人節義高天下,今世所無也,請載之以勵衰俗。」欽覺而語梅仲昇,以為鄉人趙伯善。共訪之,伯善愕然。及閱《趙歧傳》,始悟為孫賓石也。(《齊乘》)
嚴子陵墓:
尉氏縣東二十里,蔡堡有嚴子陵墓。
司馬遷墓:
韓城縣南二十里,芝水之南,西麓有漢太史令司馬子長之墓。墓有古柏,墓土嘗開,土人柏根縣其棺,因磚封焉。子長《自敘》云「五世皆葬高門」。今去芝水數里,又西北五里,姚莊村有蘇武墓,墓柏俱南向。
高陵:
蘇州盤門外三里,武烈皇帝所葬(孫堅)曰高陵。妻吳夫人、子長沙桓王(策)皆祔焉。元至正二十三年,昆山盧熊公武,與同郡沈徵君伯熙父訪徵君,因言予向曾過此,聞父老言,地屬沙湖金氏,墓上有木如虯龍然,每陰雨若見物操舟蕩漾之狀,人或逐之不見。尋伐樹掘地得金船,長二尺許,其怪遂息。
黃耳冢:
松江府治南七里普寧尼寺,有晉陸機黃耳冢。機入洛,有快犬為傳家問。後死,人義之,埋此。今殿西北隅有土隆起,古木盤覆,即其處也。明袁海叟詩:「豢養有恩終不背,交游何事獨相欺?」
郭璞墓:
唐乾符間,衢州刺史季彀置砦龍山得二石,長六尺許,取置文會閣前。宋淳化間,郡守慎知禮移植於此。積土為峰,歲久遂訛傳為郭璞墓。有傳璞言「五百年後,太守為吾守墓」。紹聖中,郡守孫賁知非璞墓,發之得二石,移置堂中,宣和郡守高至臨復移歸故處。相傳峨嵋山正對府治,不利於郡,故置此石以壓之。因培土為峰,而名以「小峨眉」云。(《田藝衡傳》)
太康瓦券:
萬曆元年,會稽倪光簡冢地中掘得杯及瓦券。券曰「大男楊紹從土中公賈冢地一邱,東極闞澤,西極黃滕,南極山背,北極於湖,直錢四百萬,即日交畢。日月為證,四時為伍。太康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對共破剪,民有私約如律令。」(《玉茗堂集》)按今葬例,買土立券,古人已然矣。
張賓墓:
內邱縣南十三里趙張賓墓,周圍皆鐵,高三丈餘,廣十餘畝。石勒厚葬,以報賓也。
李太白墓:
當塗李太白墓,有祠。葦如筆竹,葉皆有金星。
寶峰寺古墓:
弘治癸丑春,泰和羅鶴子應讀書城南寶峰寺。見司禮少監胡善治掘墳寺後山,得古墓,有墓誌,僅「元和四年」數字明白,棺槨俱無。惟脛骨尚存,其長過今人十三。古人多長大者,後世氣薄,故生物短小。
南漢劉氏冢:
廣州城東北亭洲有土穴,耕人梁臺過之,投石空空作聲。乃納以雄雞,夜鳴,知無恙。於是發之數金人,各重十五六斤。正處金像二冕,坐若帝後,各五六十斤。地若金蠶珠貝築之。鏡一,光照白日;硯一,硯池玉魚游動,他珍異亡苄。先攜鏡歸,光動鄰舍,急碎之。鄰人覺而往爭,遂聞官,盡搜盡之。內棺掘毀,稍存骨齒。墓碑隱隱可讀,南漢劉氏冢也。(陳子壯《練要堂集》)
瀧陵阡:
吉安永豐縣有瀧陵阡,即歐陽公葬祖父處。國朝口間忽失處落,廣信永豐縣人怪之。後又還吉安永豐縣,時有謠曰:「吉永豐移廣永豐,永豐二字適相同。人民城郭依然是,只少當年六一公。」
蘇文忠墓:
郟縣蘇文忠、文定二公墓。文忠卒常州,嘗愛郟之山,移葬此。後文定卒,亦葬焉。明萬曆甲申有盜發之,縣令濟南張篤行加封樹焉。去墓半里有廢冢,石半露,按之則文忠之曾孫婦,亦掩之。俄夢文忠遣青衣致謝,問文忠公何在?曰臨汝,至彼可相見也。後篤行以事至臨汝,會得先生墨跡一卷,大異之。恍悟前夢,石識其事。(《郟縣誌》)
蘇潁濱先生子遲守婺州,愛其山水,因家焉。葬潁濱,衣冠於蘭溪之靈洞山。遲子簡侍郎,簡子林,今其家藏潁濱遺墨及四代告身。
琴操冢:
臨安縣玲瓏山琴操冢殘碣,東坡居士書。萬曆十七年被發。
方臘祖塋:
嚴州香山前為獅象石,方臘祖塋處,後毀其石。
鐵棺:
泰興縣南華廢寺有鐵棺,長九尺二寸,前後挾。相傳宋建炎間薛慶嘗遣其徒撼之,中有物相觸鏗然聲。以鐵椎擊數百不損,鼓鞲溶之不液,乃止。(《揚州府誌》)
劉刺史墓:
義烏縣南東平山,有宋平昌刺史劉公墓。隆慶戊辰長至日,裔孫尚恭重修墓碑。掘數尺見墳臺,臺上有碑方尺許。刻晦翁卜墓數,云:「天聖戊辰葬此邱,蔭十八紀出公侯。子子孫孫垂不替,繩繩武武永無休。五百四十一年損,十六七歲裔孫修。戊辰戊辰新一石,重修重修千百秋。秘書郎朱熹書。」刊石,呂祖儉為之記。記難具載,其要云:右數八句,為卜劉公之墓,天聖六年十月三日卜葬東平山先塋之原。公諱豪,字有閑,裔出漢光武封太孫於烏傷。國除,因家縣治南,遂為烏傷人。逮晉,寧公萬章始為王官。唐,曰珊者,翰林學士。南門劉氏,非他族比。公以文學遷平昌刺史,致仕。曾孫輝、熺,同登乾道進士第,游東萊、晦庵二先生門,故晦庵卜其祖墓之蔭。有裔衍家昌千載之久乎?因識大略而納墳臺上,以俟後日之驗云。按天聖戊辰,至隆慶戊辰,年數良是。而長至又值戊辰,仍孫劉公仕龍在宋,贈武節侯。墓修孫果十六七歲。吁,數亦奇矣!(《義烏縣誌》)
黃元庵墓:
山東陽谷縣景德鎮,有黃元庵墓。其墓靈異,土人患瘡毒,插花於墓,祭之即愈。(《中河誌》)
蕉花女墓:
長清蕉花女冢。女最孝,母疾思麥,時未登,女向麥泣,移時麥黃,奉母得愈。今冢旁麥先稔。田畔有御製碑,上書《孝經》。(《長青縣誌》)
張王墓:
福建興化縣丁溪,草堰間有張王墓。相傳張士誠父沿海民灶,咸以正月望前聚禱,因而彼此搆斗,勝則一年大利。即至死傷,毋許告訐。近有司嚴禁之稍戢。
孫一元墓:
孫太初墓上有《掛飄堂記》,李夢陽撰,劉麟書。
鄭曉墓:
海鹽鄭尚書墓在句塍山。先是尚書執法削籍,其葬從庶人禮。隆慶初復官贈謚,終不改其舊。予嘗拜墓下,嘆先輩素風也。
邵灣古墓:
壬辰春,海鹽邵灣山祝氏宅後有積土,坎之得古墓。各磚刻曰:「永安六年,歲在癸未,九月十日,造辟日造,五官郎中山義尉丹陽楊口。」磚面俱有云雷紋,穴頗深廣,左右有羨門。予往訪之,始徵古制。
虛糧冢:
新野縣東三里,近衛河邊,亂冢相連數十。傳聞前代屯兵之所,曰「虛糧」。
器用
研:
王官谷西山有秦王研,研大如碾盤,無口,下如尖底磑。春秋秦敗晉師於王山谷時所遺者。(司馬圖記,見《呂涇野集》)
潁州東六十里,古夷陵也。舊志古列國縣君邱壟,土傳夷陵縣。掘地得磚,作研堅潤。(《潁州誌》)
俞侍郎士吉,奉使得研。上篆「永樂二年」,旁書「海東纉{石菐}。」(《說楛》)
古鐘磬:
太原交城縣西南汾水上,金大定中汾東山岸崩,得古墓。有鼎十餘,鐘磬各數十。鼎大者幾三尺,凡十有二,其中實物猶存。鍾小者僅五寸許,大至三尺,凡十有二,蓋音律之次。後世之制以厚薄,而此以大小。其制皆周器,非秦漢以後所作。今器不存,而墓址猶在。
琴:
高陵魏氏,唐鄭公之後,藏有遺琴,後訟失之。(《呂涇野集》)
禮科公署有書室,琴懸壁間,係舊物。(李樂《見聞雜記》)
正統末,籍太監王振玉琴,長三尺餘。
四明沈嘉則《豐對樓詩集》云,吳仲足攜族子德望所藏銅琴示我,為《賦銅琴篇》口九字。蓋予平生耳目所未睹也。
青銅合體黃金相,軫以白玉排雁行。絲彈蜀繭啼鳳凰,誰其作者古帝王。按圖考識題大唐,璽文雙篆鳴玉方。玄宗協律精宮商,豈當在御樂且康。伊昔抱至置我床,青天拂匝開錦囊。白日倏忽相低昂,翡翠照爍琉璃光。丹砂點漆流星芒,纖指觸弦響喤喤。蒼梧飛云頹不揚,見者黯黯頎而長。延陵考國推太章,裔孫寶秘什襲藏。明珠大貝俱尋常,荒墟對磧經千霜。抑神呵護不敢傷,天地不得閟厥良,復使人世窺虞唐,我欲薦之登明堂。九原誰再起師襄?夔孔同窒國祚昌,皇帝萬歲永無疆。
仙針:
蒼梧縣人梁大用,遇異人,授以鐵針三枚,並針灸書,遂為名醫。永樂中,郡守羅觀訪其子孫,得一針以進於朝。
鐵塔鐵鑊:
當陽縣玉泉寺鐵塔鐵鑊,俱隋物。青州城內口口寺三鑊,大者受四十石,次受三十石,有釜受八石,似瓮而有耳。寺原孟嘗君宅。
金斧:
臨潼縣南一里,驪山綿亙。而東五十里,東有金斧山,石罅中有金斧。抵之則動,取之不出。
石杯:
青田縣五色石杯,巧工琢造,歲應上官,不啻千百,民甚苦之。古人拔茶樹桑,以茶且累民。況石杯於器無益,有一制必貽一害,在司牧者念之耳。
鍾:
大名府譙樓鍾,云魏太武物。守潔則聲宏,否則咽滯。前守惡之,棄置通衢,且半裂,樂頀蒞任適旱,祭而懸之,扣之不揚,頀不懌。夢大眾喧於鍾所,乃再扣之聲宏,裂處尋平。
正統中河決滎陽,東昌水中大鍾二,范縣令鄭鐸得其一,款識永安四年。曹縣城門四,各有鍾。相傳鍾懸則大水,遂寘之。崇禎戊辰四月,盧令柱礎不聽,盡懸之,果大水。乃徹。(《曹縣誌》)
歐陽修《歸田錄》:太常所用王樸編鐘,皆不圓而側垂。後胡瑗改鑄編鐘,遂圓其形而下垂,扣之掩鬱而不揚。今見南京神樂觀編鐘,形不甚圓。
鼓:
鄞縣東鄉金尚書(忠)故居,石鼓二。萬曆乙卯,石中如蟲嚙聲,翻視之,石多蝕。搜得石蟹一,螯足尚動,觀者異之。
成化初,韓襄毅(雍)南征大藤峽賊。斬峽之大藤,中空鞔革為鼓。置參府前,聲甚震,立使某移於行臺,扣之無聲,歸即如故。
圜花錞:
崇禎元年四月,湖廣通山縣三都水沖出古銅鐘,重十八斤,周制也。有「圜花錞」三字,聲極清遠。
唐鏡:
唐鏡背有字云:「花發無冬夏,臨臺曉夜明。」見鄭以偉《山上山稿》。
辟塵爐:
錢塘縣西山龍井寺,辟塵石爐,不知所自來,近失去。
張三豐食器:
張三豐嘗居潁州迎祥觀,遺像一。食器一,容斗許,暑貯肉不腐。混元衣一,久而如新。好事者易其領,輒敗。冠一,質古,有摩云態。(《潁州誌》)
天啟改元:
魏元法僧、陳蕭莊、南詔晟豐祐先已用之。又《太和舊誌》:元至天戊戌,紅巾徐壽輝、陳友諒陷江西,下吉安、泰和,稱天啟,則天啟之號前代已四見矣。
銅法馬:
萬曆間,泰和人掘地得法馬,形如月,鑿十字,重四斤,天啟三年造。背鐫「吉安路」。郭尚書子章考梁王琳立永嘉王,蕭莊稱帝改元時,不稱吉安,亦不稱路。路自元始,豈天啟間造法馬,至元始續刻「吉安路」耶?
貢金:
楊昇庵《滇略》曰,語云金生麗水,今麗江其地也。其江曰金沙,源出吐蕃,經鐵橋寶山永寧北勝以達東川江,滸沙泛金,麩雜之貧民淘而鍛焉。日僅分文,售蜀賈,轉諸四方,其稅屬之土府,漢不得有也。朝廷歲貢,滇賦金五千,其直可四分緡,皆蜀賈有力者,先期受直於官,而走四達裒入之。間有逃且死者,累及姻族,桁楊纍纍,至於黔巫瘴癘,十死一生,又不具論也。
云南銀礦共六十有三,置場委官,歲約二萬緡。然脈有盛衰,課隨盈縮。
窖金:
蘇州獨樂寺額,相傳李太白書。萬曆間重修,得窖金,上覆以錢,石刻唐安祿山物。併入官。
銅冶:
海內銅山四百六十。唐鑄於陝宣衢信,銅冶九十六。宋鑄於諸路,銅冶百三十有六,歲課至五百四十九萬貫。韶州永通一監,歲造八千萬貫。
紫石英:
諸暨縣東五十里,烏帶山產紫石英。嘉靖中,縣令黎秀命父老,凡上官來取者,皆引至他所。使無得。因呈曰:「合浦之珠以吏貪而徙,暨產石英乃自本職,到任數采無得,此不職之效也。」采者以息,久之遂迷其處。(《紹興府誌》)
鐵獅:
滄州鐵獅,周世宗北征契丹駐此地。有罪人善冶,輸金鑄獅,鎮城贖罪。高一丈七尺,長一丈六尺。夜被州人搖去尾,腹鐵至今缺之。
銅獅:
云南都司公署前大銅獅二,極瑩淨,無點斑。
關將軍印:
景泰中,安州二甲夫得古金印,曰「壽亭侯印」。知州楊集上於朝。(《南宮集》)弘治間,都憲河間張汝器口口開漕河於揚州,得古印四,一「壽亭侯印」,一「鎮江府御前住箚都統制印」,一「鄂州筦內觀察使印」,一「都巡檢使之印」,皆蟠螭紐,製作古雅。程篁墩(敏政)過淮陰,汝器質之。曰:韓世忠嘗為鎮江府御前住箚都統制,岳飛嘗為筦內觀察使,都巡檢使亦宋官。萬曆末,烏程沈相國{氵隺}得漢壽亭侯玉印,印中空,可貫紐,下刻「關羽之印」,玉質蒼古。捨西湖孤山廟中,嘗見之。宋徽宗崇寧五年,仿秦璽蟲魚篆作璽,方四寸有奇,蟠紐。方璽上員下方,名「鎮國寶」。
天啟四年九月四日,磁州東八里,臨漳縣務本村漳河北岸,田夫邢某見岸崩得玉璽,以呈河北道張夢鯨,重百二十兩,方各四寸,面一寸二分,蟠紐,高一寸八分,篆「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」。是璽與至元所獻不同,豈徽宗十四璽之一乎?又熊翀所獻陝西璽,亦同。
木牛:
成化二十一年,戶部左侍郎、隆慶李衍總督陝西邊備兼理荒政,發廩賑饑。作木牛,取牛耕之耒耜易制為五。曰坐犁,曰推犁,曰抬犁,曰抗犁,曰肩犁。可水耕,可山耕,可陸耕。或用二人,多則三人。多者自舉,少者自合,一日可耕三四畝。作木牛圖布之。
遺印:
永樂間應州掘地得「金城縣印」。應州本漢館陰縣,後改名金城縣。今儒學,舊縣治也。天順七年口口口得「行軍萬戶之印」。
成化六年,蘭陽縣得「宣差副總兵之印」、「尚書戶部郎中之印」。背鐫「天興六年行宮禮部造」。
弘治十六年,河南府得銅印三百於壞垣,俱元物,詔毀之。
正德末,銅城府得「勒金長官司印」,篆文八畫。
嘉靖二十年,廣平府推官王堯曰,督民於清河縣浚城濠,得古印六篆,可識者二,曰「都將領印」、曰「達魯花赤之印」。上之巡撫,藏於庫。
隆慶三年六月,丰潤縣掘得「玉田縣稅課使印」。
萬曆二十八年,隆慶州永寧縣人築牆得古印,為金左丞完顏綱物。綱與元人戰於縉山,敗績,失之。見《金史》。
崇禎甲戌,南昌得「統軍元師之印」,謂太祖物。推官李嗣宗以太祖初稱統軍右副元帥,見《皇明通紀》,非也。予按龍鳳口年丙申三月,我克集慶,徐達湯和為統軍元帥,二公並至南昌,必其所遺。
戊寅三月十四日,滋陽縣浚井,得管軍萬戶府銅印,旁鐫「中書禮部造」。
龍鳳五年六月,又薊州得古印。
己卯十一月甲戌,固安縣甃井,得鎮遠軍節度使銅印。背刻「宣和四年十一月少府監鑄」。
藤船:
南夷船俱縛以藤,用松膠和漆塗之。永安州歲辦松膠若干。(張岳《交事紀聞》)
空青:
空青是黃石子,大如拳。諦視之,膚里沈沈有青色。匠氏以金剛錐錐之,滴翠水如漿。平湖沈長水太史見之。
荒銀:
南夷中多用荒銀。
琥珀:
萬曆甲午,詔云南佈政司取琥珀二百斤,一時騷然。永昌府帑舊貯二十餘斤,以上供。搜括數年,竟不能充而止,民破家亡算。
祖母綠:
孕婦吞祖母綠易產,仍出自兒手。山陰白洋氏驗之。
青鳳子:
青鳳子狀如鵝石,色甚青瑩。婦人佩之,能令好顏色。新安楊不棄得之水濱,中易以千金,內為禁中寶重。
蓬萊閣石鏡:
登州蓬萊閣石鏡,遇形畢照。崇禎壬申,孔有德兵亂,經火稍晦,近聞復明。
緬鈴:
緬鈴相傳鵬精也。鵬性婬毒,一出,諸牝悉避去,遇蠻婦輒啄而求合。土人束草人,絳衣簪花其上,鵬嬲之不置。精溢其上,采之裹以重金,大僅如豆。嵌之於勢以御婦人,得氣愈勁。然夷不外售,夷取之始得,滇人偽者以作蒺藜形,裹而搖之亦躍,但彼不搖自鳴耳。(《滇程記》)
榮植
古木:
通都交區,巨材連抱。匠石積睨其下,十不壽一。豁谷昧深,壟坻昃阨。木雖專其年,民無得而稱焉,亦未始幸也。今采之往牒,據其見存者,或病以漏萬,固所不免矣。
北京:
京師皇城內西苑之高玄殿,古檜一鬆四,並金時植。嘉靖中封松指揮使,其俸米專飯孤貧。
皇城西顯靈宮之靈官祠,古柏二,雷披一枝,折而不殊,二百年蔥蔥焉。國子監古松,並元許衡植。
京師外城天壇柪榆錢。凡榆春錢,天壇榆之錢以秋。
山川檀偃松,以風拔橫枝,距地不三尺,槽以木,人通行其下。
內城成國公朱氏園,右堂古槐,云四五百年物。身大於屋半間,頂嵯峨若山。
極樂寺剔牙松數株,斑剝若鱗,大可七八圍。
萬壽寺松高數丈,大合抱。
外城大慈仁寺、報國寺,矬松二。其右尤奇,於數尺,株橫數丈。
外城左安門外韋公寺,西府海棠二樹,高二尋,遊人最盛。寺南觀音閣蘋婆一枝,高五六丈,花時鮮冶。
京城西北十里靈通觀,古柏一徑,大十圍。
京城外二十里承恩寺,戒壇松二,古穆夭矯,過報國寺。
大功德寺古木數十章,半朽腐,大可七八圍。
石經山石壁古柏一,長尺有咫,根無寸土。萬曆初上過之,御書「靈根古柏」。盧師山清涼寺,隋仁壽中盧師自江南來,居崖下。崖上一柏產石面,長尺,不凋榮。是盧手植。
西山妙高峰下法云寺,銀杏二,大數十圍。
香山鮑家寺有松十株,皆數百圍。
壽字川臥佛寺古娑羅樹二,根盡出,累癭露筋,合抱三人有餘。
仰山隆恩寺松一。
潭柘山,京城西北八十里,潭柘寺。諺曰「先有潭柘,後有幽州」,則潭柘最古矣。今枯柘長不能丈,其枝晚發後凋者也,柘枯而不朽。
昌平州天壽山古柏,相傳竇禹鈞家物。樹中枵,可布三四席,今稱竇家槐。按禹鈞,周之諫議大夫也。故居在薊州城東,而此槐系之竇氏莊,或其餘裔耶?薊州西北盤山,東崖古松一。
平谷城東延祥觀柏,不知所自始。元至正丁亥,真人丘長春至盤山,過觀中,見枯柏曰「憐惜、憐惜」。去後,柏仍葉茂至今焉。觀東北十五里漁子山,世傳軒轅氏陵,或曰軒轅臺。
房山縣北馬鞍山,松二,其枝覆十餘丈。
涿州西南十五里樓桑村,漢昭烈帝故居。道右大桑高十丈,層蔭如樓,其陰百畝。其椹為珍饋。桑側古廟,唐乾寧五年立,併列關羽張飛像,先主王者服。張飛亦涿人,城西五里有張氏洗馬潭。樓桑村南三里酈亭,酈道元故居也。
靈椿寺椿,其影每日中天。雖日月東西,略不移動。
文安縣城東靈集寺後,古檜並峙,云漢人所植。
保定縣柏塘,有古柏數圍。倒植河中如橋,旅渡迄今。名「柏木橋」。
任邱縣北三十五里,莫州城又東北三里,扁鵲墓,有古樹數株。
寧津縣北三十里,曹氏莊,藥王廟前大麻子樹,不知植於何時。嘉靖七年居民伐樹,掘地下,得石刻云“迤南大麻子下斬廉剛」。剛,廉頗子也。樹自戰國時已有之矣。
行唐縣西北三十五里柏山,古柏大數十圍,柏上鐵環。相傳竇建德椓以系馬者。
雞澤縣儒學,一槐有兩枝,末合為一幹,或以為連理。
清河縣龍王廟,左右古槐,枝幹曲卷,下垂至地,若龍爪狀,人謂之龍爪樹。宋太祖嘗避暑其下,解衣覆上,其性遂下生。有惡少輩利其財而伐之,斧斤方加,而疾作遂止。傷痕赤津津淋,後漸生根葉,繼生成樹,無復龍形矣。今堂與樹尚存。
開州口口口古桑,圍可十丈,云三代物。
陽和衛有武宗手植桃。
遼東廣寧衛,醫巫閭山有北鎮廟,柏甚古。
萬全都指揮使司龍門衛,城西十里大松山有古松,永樂中駐趾其下。
南京:
皇城西華門外舊丞相府,有五谷樹一株兼五種,為五谷豐歉之征。其年麥熟則樹發麥芽,黍熟則生黍葉,五谷皆然。
魏國公徐氏西園括子松,元時物。
永慶寺即鐵塔寺,古梅唐時物。
鍾山西徐達墓有松一,旁結大球,如瓜,最奇絕。
石灰山百法寺,法堂前有奇樹。
弘濟寺府東北四十五里,娑羅樹二,永樂中太監鄭和攜自海外。
牛首山弘覺寺文杏一,唐懶融大師手植。圍可二丈,經火猶活。山東北鄭太監墓紅豆樹。
祈澤山祈澤寺,攝山棲霞寺,各文杏二,六朝時物,俱數人合抱。
溧水縣東南三十三里仙杏山,其嶺有杏林及仙人跡。
句容縣茅山,有許旌陽手植檜。
蘇州閶門外三里半塘寺,銀杏大五抱。新安潘之恒曰「龍樹」。
陽山晉柏一,幹如龍鱗,大四圍。
光福山山茶一。圍可六尺。
銅井山顧氏園,寶珠山茶一,可合抱。口司徒廟古柏二,又口口文杏口其一圍三人。
洞庭山甪庵山茶一,蔭畝餘,四季秀髮,云甪里先生手植。又黃家堡古桂。
常熟縣虞山致道觀七星檜,梁天監中張道裕(道陵十二代孫)手植,今存其三。其雷震風劈者,尤詭異,餘皆後人補植。
華亭縣北二十五里佘山,五代朱承進墓,有垂絲柏一株,甚巨。
華亭縣口北禪寺,宋時回先生過之,手植樟於云堂。去後數年樟瘁,回復造焉。問樟公何在,取瓢中藥丸一瘞根下,樟復榮,葉俱顯瓢痕,始悟呂仙也。
亭林鎮,縣東南三十五里,陳侍郎顧野王故居。墨池旁古松,云野王手植。
鍾賈山壽安寺陳氏墓,垂絲檜二,徑餘四尺,崇鬱壯茂。蓋數百年物。
上海縣西北十里靜安寺,陳朝植雙檜於殿前。宋政和間媚臣朱勔圖以進,徽宗欲攜之。暴風雷,忽碎其一,今殿右尚存。元成廷珪詩:「香骨自來生左紐,苦心未忍棄前朝。」
明心寺,縣西南六十里,古檜二,宋元豐間植。
江陰縣西三十里申浦,季札墓有巨樹,三人合抱。產果曰「雞距子」,以形似名也。止此一本。又揚州口口寺一本,餘天下所無。
宜興縣保安寺,垂柏連數抱而中剖。
玉女潭(縣南三十五里,張公洞西南三里),古櫸一株,根柯鬱蟠,礧磈如石。唐獨狐及詩「日日思瓊」,指此。
善卷寺(縣西南五十里)古檜,蕭梁物。
鎮江府城西南七里招隱山,招隱寺銀杏樹,圍五人,云齊梁物。
丹陽東北三十五里,經山寺銀杏,圍七人。相傳晉時植。半枯半堅,遺子所生小株,從中挺出,亦已盈斗。
揚州府城隍廟銀杏一,當門,圍四尺。
興化縣木塔寺黃梅。初治殿,賈人以木筏載梅,植殿旁。胡僧坐其下,忽不見。殿前梅日盛。偶一佔年,東盛則上河豐,西盛則下河豐,俱盛俱衰,亦各驗。雀啄則有蟲鼠之耗。
通州治西為靜海廢縣之遺趾,有文杏數章,大可四圍。
淮安海州大海中大松,相傳三代時物,其狀奇異。
休寧縣西四十里,白岳山宜宮古松一,直香爐峰。又石門一楠,其大數圍。
寧國縣廣教寺柏,黃蘖禪師所植。寺有異行僧,樹即開異花數色。
銅陵縣五松山,舊有松,一本五枝,蒼鱗老幹。
蕪湖縣儒學柏,宋寧宗時植。
滁州琅琊山(城南十里),歐陽文忠祠西一梅,云文忠手植。又琅琊寺(舊開化寺)銀杏,大數十圍,高十丈。豐山,滁州城西南五里,太僕寺公署,雙柏大十圍,高數丈。全椒縣西北四十八里,龍檜山有檜如龍形,因名之。
蕭縣東南六十五里天門寺,有天棗,花實如酸棗,可食。每四月七日,其實皆熟,次日遂空。
山西:
太原縣西北晉原神廟有古柏,桑皮黛綠,云千年物。
代州城西四十里斷影樹。漢文帝當迎立時猶豫不決,逐日游移,臥於樹下,日過樹影不移。今樹已朽,而其地建白楊廟,即此樹也。
夏縣城南二十里,柏塔山古柏千株。有一柏琦瑰磊獨大於眾,稱曰「柏母」。口如意里戒定寺,古柏一,其身五圍,根盤八圍,上九枝,俱似龍形。中空處生一槐,大兩圍,枝屈曲如蛇,盤旋於柏枝九龍之上。五臺縣五臺山之圓通寺,去三珠泉百步,有七寶珠樹,高二丈許,幹上七枝,複合為一,垂葉四下。
代州東北五十里,墓側有古柏五十餘株,名郅都柏。
趙城縣東八里媧皇陵,在侯村,松柏圍二丈餘者百餘株。媧皇廟前古柏喬偉,內一株於幹上寄生一木,大如臂,俗呼為「時節樹」。柏貫四時,彼獨隨時發射,觀者奇之。
猗氏縣城東北二里仁壽寺,大柏四株。都御史河東序扁曰:「萬古凌霜」。
稷山縣東北十五里高渠村,古柏一,大七圍,蔭畝許。有力者每欲取之,輒有龍蛇雷雨之變。
蒲州東南三卜里,首陽山伯夷叔齊墓,古柏二,其一大二十圍,高二丈餘,次殺三之,幹上交相傍倚。
聞喜縣儒學,相傳為商桐宮地。古柏十數株,其大連抱,其枝扶疏多癭,其葉細而稠,大異凡柏。
霍州東南三十里,霍山中鎮神廟,古松數株,高數丈,枝東向,槎枒詭怪,如青幢鐵幹。
沁水縣東九十里,磕山大云寺,白松三圍,二丈。明評事常倫題壁:「宿此非一夕,游此非一朝。山僧頗解狂夫趣,時儲斗酒來相招。殿前長松十圍大,我欲絕粒棲云巢。」此詩不見集中。
大同左衛玄帝宮,老榆盤鼎,日爇日茂,根無所系,挺生於大鐵爐之上。相傳為神榆。
汾州府治西,仙槐樹久朽如郀舟。金皇統中,有異人出貨藥投樹,復活,因號「仙槐」。
大同渾源州恒山之紫芝峪,古榆數千章,其最大者名雙離樹。相傳張果老所系榆也。
蔚州北三十里蜚狐口,兩山分張,皆北向,石總無膚。有青松高不數尺,產其骨。
應州城南小石寺,古龍松合抱,平頂,色極蒼翠,相傳異僧手植,蓋唐宋時物。又城東南文殊寺有古松霜,皮蒼翠枝幹如龍。
嵐縣北四十里,雙松山上有雙松。口平定州西二十五里,上有古松,松下巨石,盤踞數丈。
靈石縣東三十五里綿山,介子推與母隱此。文公縱火焚之不出,同母抱樹而死。其樹名黃節,惟此山獨有,大小俱半榮半枯。後人即其地立廟祀之,天旱禱雨多應,宋神宗封為潔惠侯。近林人家清明節三日不敢舉火。廟中有牡丹數本,枝幹碩大,不知何時所種。每開時花皆紅色,惟白花一朵,開無定處。土人密識其枝,明歲即易他本。人以為神,不敢輕折。春時花開,四方觀者不遠數百里。
山東:
長清縣東南九十里,方山靈巖寺古柏,漢時物。三人圍之不盡。
泰安州北五里,泰山御帳坪北,一鬆奇詭。元方煥題曰「口處士松」。宋真宗駐蹕亭松二,秦始皇避風雨其下,封五大夫者也。生石隙中,不甚大。幹膚龍鱗,是千年上物。東嶽廟文杏一,圍三人,中空木枯,枝葉蔽芾。廟左漢柏五,漢武帝時植,四皆連理,其一甚巨。口延禧觀唐槐一,大如文杏,亦中空半枯。
新泰縣門內靈槐,元省縣入萊蕪而枯,後三十年復縣,槐榮。
曲阜縣西北八里孔子墓,孔子手植檜在廟門北,高五丈餘,圍丈有三尺。晉懷帝永嘉三年,枯,歷三百九年,隋恭帝義寧元年復榮。歷五十一年,唐高宗乾封二年又枯。歷三百七十四年,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復榮。金宣宗貞祐二年兵火澌盡,歷八十二年元世祖至元三年芽於東廡頹址間。明洪武二年己巳,凡九十二年,高三丈餘,圍四尺。弘治己未被焚,今直幹含生,不朽不摧。口子貢手植楷,高四丈五尺,圍一丈,今枯株。塋中樹幹數,皆異種,相傳弟子異國人,各持其方樹來種之,不生荊棘。口縣東二十里,防山顏子墓,石楠二丈,可三四十圍。每冢子生,樹生一梯。冢子沒,樹枯一幹。
鄒縣東南二十五里,嶧山孤桐,夏禹時物,久枯。萬曆戊子,其左生株。王思任過之,尚見其半。崇禎丁丑詹鍾玉過之,無存。或以桐茅數十,篡之縣門外。孟子廟古檜三,高數丈,徑十餘圍,枝盤曲如龍。
曹縣定清寺有枯桐一,僧伐之,止存朽根。萬曆辛卯,有道人手持木尺,禮佛趺坐根上,曰「此樹由我而生。」索水噀水,僧不顧也。夜半道人歌曰:「木有根兮根無枝,人有眼兮眼無珠。我來枯樹活,我去人不識。人不識,真可惜,上天下地游北極。翻身跨起云間鶴,朗吟飛過蓬萊側。」明旦起,失道人所在。越三日發萌,逾月枝葉扶疏,圍大五六尺許,遂成茂樹。
陽谷縣西北四十里孟母廟,大槐四,宋元祐時植。
恩縣西北五十里四女祠。漢歷亭傅清,家富無子,生女四,誓終養,同植一槐。今槐存,不甚大,或後補植。
臨淄縣西北二十里郵亭,古槐十株,高五尺許。相傳宋太祖微時過此,嘗掛袍其上。曰「矮槐」。
黃縣東南二十里,萊山寺西北有古木,唐初物。
棲霞縣濱都觀枯松柏,相傳每百年長一枝。
即墨縣東南六十里,勞山上清宮文杏二,凸處可隱二人。
河南:
鄢陵縣西十五里甘露墓,七棗環植,皆合抱。
延津縣口口口石婆東,唐尉遲敬德造東嶽廟,殿後酸棗樹一株,合抱,高數丈,歲久不榮,挺然特立。旁產一株甚茂,云敬德系馬,掛策其上。按延津古酸棗縣也,宋時改延津。冢宰李戴有記。
密縣東五里天寶宮白松。世傳黃帝三女,九歲俱辭家學道,後十七年歸省,一夕同逝,令葬於此,明年冢上生松,一株三幹,幹白如雪,大四十圍,高八九丈,膚理瑩澤,掐文隨起。或曰民間女學道不成人仙去,葬白松下。口縣東北二十里修德觀古檜,殺白松十之一,偃蓋左紐銅文。(《密縣誌》)
新鄭縣陘山,鄭子產祠前古柏一,陳根之上多生稚葉,青青可愛。
滎陽縣東七里槐一,奇甚。世傳漢高祖為王時系馬於此。金趙秉文詩:「滎陽縣東千古槐,人言曾見漢朝來。不知幾覺南柯夢,直到如今喚不回。」
襄城縣南五里,首山西巔有樹一株,名金花樹,俗呼「{艸沚}樹」,大可十圍,枝葉穠蔚,數十里外可望及之。崇禎庚辰枯死。或以此樹關一縣之盛衰,戊子於舊根旁復生二株。又縣北二十里,徐君墓有樹,相傳季子掛劍處,曰「靈樹」。
林縣城隍廟銀杏樹,圍二丈,高七丈,老幹扶疏,翠葉蒙密。縣西二十里娑羅樹,其蔭及畝,今樹毀跡存。口西寶巖黃華寺,古槐蔭數畝。口覺仁院獅子峰,其下漏天巖有異木,折幹倒植,野人曰「交加木」。口爭秀峰西慈明院偃松二。磁州黃花谷內仙母冢,大樹九,後漢仙人王津葬母於此。
輝縣西北七里,蘇州山百泉書院,古白楊十四株,大可蔽牛,殆數百年物。
縣東二里道旁連理樹,兩椿同根,一雄一雌。下有雙冢,微露其磚,未知葬者何人。口西北七十里,侯趙川之平羅社,為藺相如墓,有古銀杏樹一株。
濟源縣西八十里,王屋山北天門,古松十數。
偃師縣達磨庵三花樹,以凌霄藤附檜而生,口六祖手植柏。方丈寺古槐高十丈,圍三丈。宋文彥博詩「五品封槐今尚存」第未知封何日也。
口縣西北比幹墓,有木大三圍,中空,身根半存,上枝茂盛。剖心視之,生氣猶在。
登封縣北十里,嵩山中嶽神廟,門內古柏,殆二百口,絕頂止三丈,圍六人。石刻「漢武帝封大將軍」。次圍,可四人,封次將軍,又次可三圍,俱怪偉。明喬宇曰:「意天下之木殆未有甲於二木者。」袁宏道曰:「漢武至今千七百年,柏在當時已受封,殆殷周間耶?」
新安縣西二十里王喬洞,洞石皆土所成,具木葉之形。洞上二木化石,而復生枝葉,與凡木類。云昔仙人大丹成,土木皆化為石。
郟縣城北十里溝,古姚期莊也。山上一黃楝系手植,千餘年,柯葉茂盛。人損之,輕則傷畜,重則傷人。
新野縣北二十里,張門村黑麓廟,前有古楊數株,俱大數圍。采青者伐樹,血出遂止。跡存。
陝西:
華山華陰神廟,門內老柏合抱,無枝葉,亦無膚,僅枯幹二丈餘。吉水李日宣勒石曰「青牛老樹,謂老子西來系牛處也」。又北三丈許,老柏空腹,有鳥銜槐實墮其中,生槐,幹且合抱,而柏朽裂半存。嘉靖間州守某以鐵索合槐柏束之。相傳張飛立馬看槐處,見於壁刻。
盩厔縣終南山,老子紫云樓下系牛柏,柏下石牛臥焉。又南四五里說經臺,古柏一。俗說樹死,老子針之活。
咸陽縣北十五里周公墓模木,其葉春青夏赤、秋白冬黑。
鄠縣南八里淨土樹,俗傳西域鳩摩羅什憩此,覆其履土中出。其樹三月開如桃花,八月結實,狀如小棗殼中皆黃土。
華州南少華山,蒼云嶺古松五,號「五將軍」。今四株圍數人,高數丈。
成縣東柯谷,唐杜甫侄佐居此。所居後為寺,有樹稱「子美樹」。
涇州王母廟前有古木數株,不膚而滑,莫知其名。
空同山中峰寺北半里,古松六。
靈臺縣至定寺左離山,唐牛僧孺別墅,有銀杏,連抱數圍,根結二畝。
郎州北開元寺有白松奇古。明張著詩:「葉墮銀釵細,花飛香粉幹。山門煙雨里,渾作玉龍看。」
安定縣南六十里,神木山古樹千株,樵采不敢入,人以為神。又縣七十里,高柏山有古柏。
中部縣北黃帝橋陵多古木。
神木縣西十五里,楊家城內神松二。
涼州韓東三百十里,松山上多古松。
莊浪衛東百二十里大松山,山多大松。又東百里小松山。
浙江:
錢塘縣西山上天竺寺長生僧舍,梅二,併合抱。西溪永興寺,大綠萼梅二。
海寧縣東北四十里洛塘故廟,銀杏一,圍三人。唐許遠手植,華而不實,枝向西北。
臨安縣西五十里,天目山斷崖塔院大杉一,又華蓋松高七丈,中峰大師悟道處。口西南中峰塔院,大杉一本二幹。化城寺側一鬆,根在崖下,頂高走路僅二尺許。俯視如薺,蔭可三畝。牧童戲其上不動。口觀音崖,檀樹長丈餘,懸崖外,歷三十年不加長。下覆小觀音座,僧云禱雨輒應。
餘杭縣西南十八里,大滌山洞霄宮,大杉二。相傳唐昭宗景福二年,閭丘先生以盂攜自天台者。圍二丈,高三十餘丈,葉雖凋減,枝益堅。口徑山寺門古松,口可蔭十畝。又木蘭一,並奇古。
於潛縣南四十里,牧嶺古松,盤錯奇怪。有兄弟各欲訟於有司,夜憩其下,質明相顧而悔,各息。因名「木長官」。
昌化縣西北六十里,千頃山龍湫西,一娑羅樹,初夏花開,香聞數里。
嘉興縣東三十六里圓通寺,銀杏二,唐時物。
海鹽縣城南永祚寺,銀杏二,數百年矣。天將雨輒出云,雨霽云復歸。又歸安縣東口,震澤普濟寺,古柏數千年物,能為神。
長興縣東南大雄寺,陳高祖故宅也。梁天監中手植檜,今中裂為四,枝垂蔭半庭,堅如金石。口鐵佛寺有六朝銀杏樹。
湖州天聖寺六檜,云齊梁物,口再補。
海鹽縣西南十八里秦駐山,廟前飄松一,斬而復生,不由栽種。(董谷《碧里雜存》)
德清縣西南天寶橋西左顧亭,孔愉放龜處,二大枯木,可千年,挺立不朽。
吉安州鳳亭鄉岳武穆將壇,一橡樹,大數圍,莫敢犯。
紹興府天衣寺,有舞松一株,相傳為晉人手植。
高橋口口口口有古樹一本,五大幹,倒臥橋側。項里口口口口項羽所避處,有廟,古樹圍二人。秦望山(府城東南四十里。)古松一。云門山寺,(城南三十里。)盤古社,木大數圍,晉唐間物。
曹娥江,(府城東南七十里)曹娥廟,古檜二。又山茶樹,千年外。止如拱把之半根奇峰,折取一花者,其手自懸予樹,因勒石示戒。
餘姚縣口九里,宋石將軍廟,樟樹可數抱。口岳林寺古柏口口口口。縣南二十里,桃花嶺下有大桃樹,約數圍。
新昌縣南,南明山月峽古松,唐人植。
天台縣桑州驛,古樟圍十人。口天台山萬壽寺古杉十二,各百圍,相傳羅漢所植。口羅漢嶺古檜十餘,大數圍。口歇腳寺牡丹二本,高丈許,每放五百餘花。華頂峰石罅有木瓜,花時一蛇盤其上,至落實,供大士乃去,號為「護聖」。口資福寺怪松,大數圍,高不過四五尺,枝葉翔舞於水面,舞狀類鳳,根盤類龍。萬曆癸巳年,摧於溪水。口天台山菩提樹,相傳西天梵修遺種,花葉如柿,結子為珠,十百中必一二顆如羅漢佛頭云,他處所無也。口楓樹嶺上古楓,高二十餘丈,大可數十圍,其中空可容數百人。
永嘉縣象浦驛古樟,圍十人。石羊山穴中枯木,狀如石羊,色如黛赭。
平陽縣西南,昆山絕頂二古木,冬夏常青。
建德縣橘山,相傳絕頂有羅浮橘一株,熟時風墜,得者云“仙山橘」。
桐廬縣東五十里,嚴陵釣臺崖上香木一株,高丈餘,圍三寸許,歲長一寸。太監黃敬采買江浙,一日欲犯之,不能得。
蘭谿縣口口口古柏,明太祖嘗駐師其下。口黃湓大溪古檀一,其大合抱,高十數丈。歲春夏,溪漲始發葉。如漲後不葉,必復大水。
真覺寺後智者大師塔上松,不下數百年,偃蹇如虯龍。
東陽縣南六十里,淮巖山道旁有巖,可容數十人,旁有連理木,其大百拱。浦江縣東明山之梅花泉,有老梅,如龍橫蹲泉上。
開化縣口口口口銀杏一,其實從幹上壅腫處剖出,云胎生銀杏。取其旁幹接他本,仍實於枝。
麗水縣南十里,白云山麗陽廟古樟,靈根千年,不榮不槁,柯萌時出殿外。
云和縣大杉,嘗垣圍之,合十九丈,徑六丈四尺,遠望百里外。
江西:
南昌府孚應廟古槐,唐崔隱士手植。口翊聖觀二松,相去五尺,合為一幹,名為「義松」。
西山咸通寺古娑羅樹,其下貯樓三楹曰「枯木樓」,口許旌陽手植桂。
建昌縣北五里,冷水觀壽松一,名掛劍松。相傳許遜掛劍於此,甚怪崛。宋寶慶初,知縣曹豳亭其側,曰「千歲靈根」。口縣治南壽樟,初邑人李左司公懋仕於朝,宋高宗嘗問樟公安否?對曰:「枝葉婆娑,四時常青。」(項安世作《壽樟亭記》)鉛山縣北十里鵝湖山,唐義公道場,手植羅漢松。
九江府城南二十五里,廬山白鶴觀,大松徑丈餘。口山西大林寺寶樹二,一如盞,一如塔,蔥鬱異常。
德安縣崑崙山元陽觀牡丹,根枝連抱云玉仙所遺。
彭澤縣南陶狄二賢祠,有山茶大盈抱,二月三日祭時花特盛。好事者分種之,竟無一活。口縣南四十里仲芳湖上,狄梁公廟有柏八株,不膚。相傳公被誣,減死貶彭澤令。囚三人,值除夕,許還家,五日就獄。其逾期者,一喪母,一風阻。事聞,天後異而釋囚,因率男女五百人祠之。柏八章,相傳因劈餘枝所生。建昌府城西南十里,麻姑山殿後七星杉,圍二三丈,高切云漢,橫列七株,故名。
撫州府城東北清遠鎮,禪居東山,有壽樟一,幹圍三尋。
清江縣署古松五。
安福縣東三十里福聖院,唐仙女吳彩鸞來游,手植二樹,曰羅漢柏,歲花口實。口縣西百里神楓,形如神面目,歲旱封以泥則雨。
高安縣署有偃鬆口。城西南四十五里集仙觀古柏三,許真君遜手植,有丹井。
萍鄉縣檀樹五,客以六十緡貨之,將伐,一夕生龍鱗,遂輟。口縣治南寶積寺羅漢松,黃山谷手植。
萬載縣口六里慈化寺,普庵道場也。倒栽松,圍可三人,根皆在上,枝幹下垂,枯枝如鐵,風霜不摧,青翠欲滴。
墨潭下陂有六樹同根,各四五圍,離立可置二席。
湖廣:
武昌城西黃鶴山仙棗亭多棗,有一樹半榮半枯,云古仙所植。
漢陽城東北大別山,太平興國寺有柏,俗傳禹治水時所植。其根盤曲,直至柏泉寺井下,因名。今柏根尚存。
襄陽城南七里,硯山有晉柏,其柯幹如鐵石。
均州南百二十里太岳太和山,古杉大十圍者至成林。口榔梅,相傳真武神折梅枝寄榔樹上,仰天誓曰「吾道若成,花開果實」。竟如其言。今樹存。
華容縣觀音寺,玉蘭樹高一丈餘,遠望如玉山。
荊門州靈鷲山祖師洞深數里,有樹數株,葉如冬青,實如紅柿可愛,名曰「仙果」。觀音崖娑羅樹,大二十餘尺。口太陽山寺,娑羅樹一。口東嶽觀銀杏二,大可數抱,嘉靖三十五年伐其一。
巴東縣署萊公柏,寇准為令時手植,三株。
岳州西南洞庭湖,君山上崇勝寺,古銀杏大可數圍,腹中半焦。僧云,此秦始皇火樹。
衡山縣西二里靖居巖有羅漢果樹,口西三十里衡山絕頂有千年松。酃縣康樂鄉神農氏陵有二杉,一榮一枯,大數圍,高不能測,根節如鐵石。乃異人所植,莫敢剪伐。又龍爪樟,亦大數十圍。
武陵縣德山寺古桂二,各大十數圍。
寧遠縣南六十里,九疑山舜廟北煉丹觀,蕭韶杞林兩峰間,有松穿石臼而生,枝柯拳曲如伏龍狀。又沙樹十二,其大七八圍,次五圍。縣官某嘗鋸其小者,大風雷,死三人。
沔陽城北紫陽觀有三色檜,宋徽宗嘗賜金牌曰「圓通神靈老柏」。張來詩:「亭亭古柏不知年,天寶以前耆舊傳。」
郴州城北彬江口曹王寨山,其嶺有石若鼎,在大石罅中,歲久石合,兩耳出石外,有柏樹生貫石耳中。
桂東縣東五十里,萬王城內富桃李,就啖之味甚甘,而不可攜。或私藏之,必失歸路。
四川:
四川佈政司公署,故漢先主遺宮,柏二百本。堂前古桂一,圍四人,花時日掃數斛。成都城內西南,江瀆廟有六樹,傳自隋唐。高十餘丈,圍約三四尋,挺直如矢,無他柯幹。巔上生枝葉若棕櫚狀,膚龍鱗而葉鳳尾,實大於棗歲仲冬,有司祭而始采。諸葛武侯廟古柏,圍四尺,唐末漸枯,不敢伐。宋乾德五年丁卯五月枯柯復榮。
灌縣西二十六里灌口山,有古樹圍八九丈,上有寄生木,亦大數圍,云秦物,土人稱紫柏。口縣西南五十里,青城山天師栗,似栗而小,獨房,可治風攣,相傳張道陵手植七十株在上清官。牡丹高十丈,歲週一甲始花。
彭縣玄妙觀桂二,四時清陰,覆地十餘丈。西浦國寧觀,大楠木蔭車數百,仙人蘧君手植。
羅江縣吳氏塋有柏,圍數十尺,中空外曲若蒼龍狀,枯而復榮。
蒼溪縣東南二十五里,云臺山有大柏,中空可坐數人,亭其側,曰「魁柏」。
劍州西八十五里延福寺,有巨木一。雙羊色白,時來其下,近則香。
廣元縣北張道陵祠有伏鬼井,道陵植杖井旁,今為喬木。
梓潼縣北十五里七曲山,文昌祠二晉柏,大幾三抱。
富順縣甘氏園木黃葛,依石而生,方條忽拱。
永州縣有松化為石,今尚有斷節及根。
銅梁縣南五十三里巴岳山木連樹,高五六丈,葉如梗楠,花如菡萏,出山則不植。
重慶城東北二百八十里,溪上有古木,盤屈如交龍,曰「交龍」。
涪州荔枝灘,荔枝十八株,猶唐所進楊妃者。今存其三,圍可四人。
夔州府治東白帝城之西,有木如桂,高三丈。相傳公孫述樓柱,斫之出血,枯而不朽。
眉州治西南三蘇祠,古榆一,相傳蘇老泉故居,所手植,至榮茂。文廟紫荊二,宋時植。
嘉定州治東九頂山,兌說峰下大楠三株。其麓清音亭,異柏四,曰葉細如剪,曰膚反如片,曰垂絲如柳,曰蝟刺如毛。又洗墨池松四,偃蓋如車輪。又海棠有香,其本合抱。
峨眉縣楠木口石楠文杏,各大數圍,高十丈餘。又山半有老僧樹,初枯而中空,有僧坐化其內,樹復活。
大邑縣西八十里鳳凰山,有紫柏十圍,根盤巨石上,號「騎鯨柏」。
邛州有變色木芙蓉花,先白,次練,次緋,次紫。文宮花園有之。
合江縣南五里,榕山上有天符,葉如荔枝,長而有紋,如蟲蝕篆,不知何木。或以為劉真人仙跡。
納溪縣楠木洞二楠,大不盈數寸,高丈餘,葉亦扶疏,雖千年如弱植。
江安縣三清觀松二,高十數丈。
黎州安撫司廳東梨一,高九丈,圍九人,州人取其枝以接果。相傳唐僧三藏游西域經此,植梨杖處,云他日州治在此,果如之。口城東十里龍池祠內,枯槎三株如龍形,觸之則風雨暴至。
福建:
福建佈政司後堂有大樹合抱,榕樟纏生,鬱然幹云,曰「嘉樹堂」。
福州壺江在海上,多烈風。而白崖之上有椿一株,翠蓋亭亭,榕葉槐身,經年無鳥跡。雖風作不脫其葉,三年結子如紅豆,曰「仙椿」。
閩縣東十里東山之松塢有松,宋初物。錢昱題松身曰:「景致福神仙,心幽道亦玄。僧閑出來世,松老不知年。」
侯官縣雞籠山西為鳳岡,並種荔枝,大者十圍,高三十丈,皆閩王王審知所植。口城北百八十里,雪峰山蘸月池旁有古杉,閩王王審知與雪峰大師手植,皆數十圍。又雪峰道場有枵樹,藏樓三楹,曰「枯木樓」。
羅源縣山路旁石巖下覆古樹,虯枝薈蔚。其上石刻「蘇舜元才翁所賞樹名」。永福縣東北口口里,方廣巖徐君壇,古杉高與巖齊。仙人福州徐登、東陽趙君炳競術,君炳倒植花林莊,登埋棋子田中,湧土成墩,植牛杖其旁,旋生枝葉。今老樹尚存。
晉江縣城北雪山,宋時泉州治在其麓,宋韓國華為守,生琦於此。生時治前榕樹悉花,花如攀枝,今樹尚在。又城東鸚鵡山承天寺塔植榕樹,絕無矢污,榕根盤鬱,無復侵出石闌外者。
南安縣西九日山延福寺有無名木,宋時木也,而莫識其名。王十朋詩:「一木蒼然老更奇,肯將名與世人知。我來不具知名眼,深愧平生未學詩。」福泉山有徐道庵,庵前檺木合抱,紹興三年水出其中,或以瘥病。
永春縣樂山東臺有橘一本,橘實隨人取,袖歸即變蛇蝮。人號「東臺仙橘」。
泉州城中承天寺菩提樹一本,大十餘圍,高數十丈。
建寧行都司,元平章陳友定舊署,多大樟,皆十數人合抱。一樹中空,可坐五六人,槎椏下垂儼如巖洞,不知為樹也。口城南三里開元寺,瓔珞松二。
建陽縣西北七十里,云谷道中有數松詭異。石碣曰「戰龍松,朱晦翁書。」
崇安縣圃,宋令趙抃手植梅,邑人碑之。銘曰「召有棠,萊有柏,清獻梅,碑以石。」
浦城縣口口村中銀杏一株,世傳仙人擲樹枝於上,其枝垂下生。每果熟,樹腫成大塊,破之可得二三斗,多至石餘,形視凡果差小,味則相同。
龍溪縣西南百七十里分枝嶺,界泉之德化,上有大樹,南北分向,分縣境。
歸化縣羅漢寺有樹名羅漢,結子如嬰兒。
莆田縣福平山鳳山寺前有大木,乃甘棠、赤榕、棫樸,三木合為一幹。蓋其初鳥食二樹之實,遺矢一樹中,若寄生然,久之合為一樹矣。輪囷蔽虧,參漢連午,東西不見。
仙遊縣楓亭驛,荔枝樹六株皆參天,味最甘。口大旗山石瀨有一樹,婆娑如榕。國有大故,樹輒先悴。人名「知國樹」。
漳州鎮海衛榕樹,幹大如一間屋,蔭三十餘丈。翠屏山之麓有大小二洞,洞口桃二株,不根土壤,對峙石壁上,高不及三尺,歲結碧桃數十顆。
光澤會仙巖,石斗岸上有朱桃,熟時即墮,人莫能得。
平和縣三平山樟樹,云唐義中禪師初入山,卓錫而立,化而為樟,今尚存。
福寧州龍泉庵榕樹,其中可盤坐五六人,枝梢寄
生,大可數十圍。
廣東:
廣東城內先孝寺菩提樹,梁天監元年梵僧智藥三藏自西天竺移植,今圍數抱,高十餘丈,經冬不凋。葉之筋脈細緻如絹,廣人每用此為燈為花。
南雄府城東三里三松臺,其地隆然,高阜上有松三株,蒼翠如蓋。
潮州府治東金城山,韓文公植一木,今不識其名,但稱「韓」。土人視其花之疏密,以卜登科多少。去祠十餘步,種之輒死。有題文公祠云“韓木有情空谷暖,鱷魚無種海潭清」是也。韓木即橡木也。
廣西:
桂林府南門榕樹一,唐總管李靖所植。歲久根蟠,分而為二。
貴縣城內陸績井,乾和中刺史劉傳古植橘一株。
慶遠府城北山大巖,唐仙人陸禹臣嘗手植桃榴於左各一。又淨瓶植榕樹凡二十四,葉至今不凋。
橫州馴象衛殷指揮園,鐵樹高三四尺,幹葉紫黑,葉小類石楠,週年乃花。花四瓣,紫白色,如瑞香,纍月不凋,嗅之草氣。(王濟《日詢堂手鏡》)
云南:
云南府城西南三十里,太華山寺山茶八株,高四五丈。香閣前古椿圍二丈,蒼幹入云,千餘年物。府城南昆明池山茶亦大。
安寧州西岸曹溪寺,曇花一樹,相傳自西域來。扶疏百尺,綠紫白花,移植他處終不復活。溫泉側有無名樹僅四五尺,蟠根石崖,四時不凋,亦不長。楊用修有「瑤草蟠千年」之語。今距用修百年矣,形質如故,不知其何木也。
江川縣北二十里雙龍鄉有古樹,不知其名,春茁葉自南則旱,自北則雨。自東自西則風雨時,禾黍登。四圍併發,則饑饉旱澇。驗之不爽,亦不知昉於何代也。
太和縣上關和山之麓,有樹高七八丈,葉如桂花白色,每朵十二瓣,應月數遇閏加一。相傳仙種,更無別本。土人因其地名之,曰「和山花」。
白崖川口口口菩提樹高四丈。臨安府口口口荔枝二樹,併合抱。
武定府城西五里,獅山上小池旁羅漢松一,大數十圍,霜柯鐵幹,世所罕見。金齒衛城東北八十五里,瀾滄江其南三十里,有萬箭樹。段氏時,蒲蠻出沒,經此過者射其樹以厭勝之,至今猶然。高丈餘,鏃如蝟刺。
貴州:
貴州金雞驛東十餘里松樹山,山石如臺,高數千餘尺,上五松。自漢以來,至今不改柯。(《馮元成集》)
談遷曰餘輯古木在今者,據地誌及文士紀詠耳。秦蜀閩粵滇黔中,地多深阻,歷代采木輒致異材,而徵文考獻,自恨寒儉,誠為寸朽貽笑鄧林也。
谷:
秈稻。宋大中祥符五年求之佔城,分給江淮間者,耐早熟。
江西建昌府產銀珠米,宋時太守沈造嘗獻。
金華香粳,梁開平中赤松壇道士周口,獻松澗西粳米於錢武肅王曰:「此實仙種,三秋穗重香濃,止五十區。鼠則野狸逐之,雀則蒼鷹逐之。」王密遣張思敬往視,果然,遂賜紫衣錢帛。明初沿宋制,歲貢香米三十石。太祖曰:「我訪知民間,擇圓淨者用黃絹袋盛貯封護進呈。今後同秋糧送納,不須歲貢勞民。」自此遂絕。(《金華府誌》)
平涼番麥,一曰西天麥,苗葉如薥秫而肥短,末有穗如稻而非實,實如塔如桐子大,生節間,花垂紅絨在塔末,長五六寸。三月種,八月收。(《平涼府誌》)
襄城縣土產芒大麥米,大麥亦可釀酒。《漢書》揚州有桃花米,即今泰州紅也,為下品。
米豆,雷州府思靈島出。枝葉似柳,花如烏豆,一種之後數年生實。淮南子豆之美者有米豆。
四川山峽產云南稗,一曰鷹爪稗,以形似名。亦播種畦植,與五谷爭植,東南所無也。
竹:
杭州餘杭縣之洞霄宮,竹葉采之或不露骨,云“無骨箬」。
嚴州越王竹,聞人聲則縮入沙中。
延平府劍津西山有朱竹數頃。按朱竹,世未之聞。元時宋仲溫在試院卷尾,以朱筆掃之,故張伯雨有「偶見一枝紅石竹」之句。管夫人嘗畫懸崖朱竹,楊廉夫題曰:「網得珊瑚枝,躑躅篔簹谷。明年錦棚兒,春風生面目」。蓋畫中朱竹,不謂實有之也。
鄱陽人言山中產異竹,高十餘丈,其徑盈尺,截而為筒,往往得泉甚甘,山人亦多壽考。(陶安《學士集》)
袁州蘋鄉縣羅霄山,晉葛洪修煉處,壇生二竹,風動如掃人,謂之「掃壇竹」。又岳州平江縣幕阜山,一名天岳山,上有仙壇瑞竹,同本異幹,隨風掃地,名為「掃壇竹」。
均州西南薤山孤竹三莖,歷三年一筍生。一筍甫成,則一竹枯,代謝不已。
茶陵州真仙洞,有竹節長一尋,徑數尺,名曰「云英」。
廣州增城縣東南二十三里,猊山產娑羅竹,圍三四尺,性至堅,土人取以為弓。
衡州衡山有萬年竹。
惠州羅浮山有巨竹十圍,節長二丈,曰「龍蔥竹」。
平樂府平樂恭城二縣出筋竹,可作衫,充暑服。
峽州宜都縣飛魚口產紅竹,大者不過寸許,鮮明可愛。又有竹斜節如龍鱗,山園中間有之,不多得。
長韭:
浙江象山縣東南百餘里,大海中韭山產大韭,遍地為然。
四川邑梅峒長官司南八里,昔有人遺韭種山頂,韭長丈許,四時茂盛,民多食之。
彭侯芋:
福建連城縣蓮峰山產彭侯芋,葉大如盤,冬夏不枯。過年子落崖下,人難取。取以口口亦不能熟。舊傳彭侯所種。
甘薯:
甘薯俗名紅山藥也。徐玄扈相國曰:「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,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,此人取薯麻絞入汲水繩中,遂得渡海,因此分種多植,略通閩廣之境,俗名番薯,蔓地生形,員而長,味甚甘,山薯為劣。蓋中土諸書所言薯者,皆山薯也。今番薯撲地傳生,枝葉極盛,若於高仰沙土,深耕厚壅,大旱則汲水灌之,無患不熟。閩廣人賴以救饑,其利甚大。」(《農政全書》)
朱薯產呂宋國,被野連山,不待種植,夷競食之。萬曆中,閩人移蔓以歸,種之數日即榮。瘠鹵沙岡皆可植。糞加之大,泉人資以充饑。何鏡山先生(喬遠)有《番薯頌》。
荔枝:
弘治壬戌,沈石田有《白茆顧氏種荔枝成樹詩》。云常熟顧氏自閩中移荔枝數本,經歲遂活。石田使折枝驗之,翠葉芃芃,然不敢信也。以示閩人,良是。因作《新荔篇》。
按吳地荔枝難種,往聞吾西湖馬太僕三才墓捨有荔枝樹垂實,為俗子伐去。偶見沈氏詩,後人獨不為繼美耶?
龍眼荔枝二種,廣東止於韶州,南雄則無。福建止於福州,至延平則無。大都近海之郡則生,不近海不生。閩俗女子將嫁,男家先一年送荔枝紅。
獨本蔥:
馬湖府產獨本蔥,宋真宗罷獻。
羅漢菜:
南昌西山羅漢菜,因靈觀尊者自西域持至,葉如豆苗。蘄州三角山亦出,雜以葷,即無味。
人參:
遼陽東二百餘里,山深林密,不見天日,產人參。采者以夏五月入,裹三日糧,搜之最難,或徑迷斃人。
萬曆中,遼東李都督如松嘗饋某侍郎一本,重十六斤,形似小兒。海鹽姚叔祥記。
地黃:
懷慶地黃,蓋藉濟水灌畦而肥也。不知密縣東北一帶旅生實繁,苗時懷人用青蚨貿去,每斤值五六文耳。計其所獲,畝鬻十金而饒。(《密縣誌》)
琪樹:
琪樹垂條如弱柳,結子如碧珠,三年子乃一熟,每歲生者相續。一年綠,二年碧,三年紅,綴條上,璀錯相間。產天台桐柏宮石橋等處。
佛手柑:
佛手柑,一名飛穰。紐滔母孫瓊,與定夫人書:「此中果有胡桃、飛穰。」
薔薇露:
薔薇露出大西洋國,花如牡丹,花露晶瑩,芬芳襲人。澤體膩髮,經年不減。
大內瓜子:
大內多異物,歲一閱視,出之於廷,有瓜子長五六寸闊稱之,不知何地所產。其瓜當大於屋,此古來史冊所未聞也。袁貴妃父祐記。(《玉堂薈記》)
文林郎:
濟南文林郎果,《本草》云出勃海,如李、如林檎。其樹自河中浮來,得之者為文林郎,故云。
不灰木:
檉子,經野火燒死,根不灰,色白類龍骨。(《諸城縣誌》)
萬曆己丑春,諸城東鄉人言,盧山東麓崖塌出龍肉,又曰龍骨,無數。邑人驚愕,後識者曰「不灰木」也。其長莫竟,滿澗皆是,色白而軟,非木也。可以燃燈,類於龍骨,故訛傳耳。《齊地記》曰,東武城東南有盧水,二側有勝火木,方俗音曰檉子。其木經野火燒死,炭不減,故東方所謂不灰之木也。
君子樹:
君子樹似松,曹爽樹之於階。(《廣誌》)
木威:
廣西宜州木威似栟櫚,葉間有實,穟生似橄欖。廣東蓋號為烏欖,邕貴間謂波斯橄欖。其葉兩廣人用作雨衣,柔韌密緻,勝青油也。
血樹:
血樹似芭蕉,葉如血,根幹紫黑色,高者七八尺。云南臨安有之。
塔松:
峨眉山塔松,狀似杉葉而圓細,亦不見高,重重偃蹇如浮屠,山頂尤多。
椿實:
鉅野縣郊外紅樹一枝,蓋椿實也,與餘者不同。(楊士聰《靜遠堂集》)椿木實香可啖。
陰陽柏:
海鹽橫山崔孝廉培元家,廳事前二柏,殆百年,專左花右實。予聞而特過之,真奇種也。按陳繼儒《太平清話》,南渡時高麗進陰陽柏二株,僅二尺許。高宗以賜王陶,陶種之永懷寺,高與殿齊,每歲左花則右實,右花則左實。
紅豆樹:
南京牛首山東北鄭太監墓,有紅豆樹。
順棘:
長清縣豐齊鎮北古城棘刺,皆順而不鉤。世傳宋藝祖微行過此。(《長清縣誌》)
{艸狼}草:
《山海經》曰,大騩之山,其陰多鐵、美玉、青至。有草焉,其狀如蓍而毛,青花而白實,其名曰{艸狼}。服之不夭,可以已腹病。今亦存其名耳,並美玉、青堊,皆烏有也。(《密縣誌》)
松羔:
秦地松樹彌望,山中尤多。其小者曰松羔,以木稱羔,與羊羔之羔義同。(楊士聰《玉堂薈記》)
金剛纂:
天目山金剛纂樹,長不滿三四尺,多屈曲,雖春夏亦無葉。每觸其枝,曳裾不前。夷緬國有是種。相傳剉其末以漬水,水必毒,飲者立死。(《安吉州誌》)
云南大侯州產金剛纂,其色青,狀如刺桐,性最毒。
赤藤:
赤藤產緬甸,朱色,可為杖。
孝陵海棠:
孝陵海棠獨結實,外香中酸。指甲花:指甲花五六月開,花細而黃,類木犀。中多須菂,香亦絕似。葉染指甲,其紅過於鳳仙,稽含《南方草木狀》:胡人自大秦國移植南海。(《日詢堂手鏡》)
婆樹木花:
婆樹木,葉似海桐,又似楊梅,花紅白色,三四月盛開,備紅紫白諸色,叢蕊併蒂,大可尺許。出四川峨眉山。
木蓮:
峨眉山木蓮,四季葳蕤若續。
旱金蓮,五臺山出。瓣如池蓮,較小一圍,而色如真金,挺生墮地。相傳是文殊勝跡也。
娑羅樹花:
天台山娑羅樹花,一名鶴翎,出華頂峰。以多經風霜,樹不高大,樹數十枝,枝千餘頭,頭六七葉,經冬不凋,花如芍藥,香如茉莉。唐天寶初,安西道進娑羅樹。
唐婆鏡:
唐婆鏡,一名羞天花,一名倒垂蓮,《本草》所謂鬼臼也,其花背日,與蜀葵相反。
薝蔔花:
牛首山鄭太監(強)墓,有薝蔔花。
滇茶:
御史鄧鍊論滇茶十德:色之艷而不妖,一也;樹之壽經二三百年者猶如新植,二也;枝幹高竦有四五丈者,大可合抱,三也;膚紋蒼潤,黯若古云氣樽罍,四也;枝條黝糾,狀似麈尾龍形可愛,五也;蟠根獸攫,輪囷離奇,可馮而幾,可藉而枕,六也;豐葉森沈叢茂,七也;性耐霜雪,四序常青,有松柏之操,八也;次第開放,近月方謝,每朵自開至落可歷旬餘,九也;采入瓶中,水養之十餘日顏不變,半含者亦能自開,十也。
昆明池山茶,見吳人葛一龍《四憶詩》。
玉女花:
沁水縣韓王村玉女祠有樹,每歲再花,春赤秋黃,人不之識。張大理五典載之《縣誌》,大理長孫都督道浚,遂名曰「玉女花」。蓋今人耳目短隘,或他處有是花,具其名,未可知也。曹縣青山之土神祠,《縣誌》云,樹古不知其名,郗秀才元謂南人過之,云樸也。夫樸為下材,猶隔於淺識,況其他乎?孔林之楷,子貢所植,即吾鄉黃楝。嫩葉可茹,俗名茶娘也。予年五旬,因過丹陽,摘芽同舟人語及有省,否則終其身不知楷為何木矣。
勞山牡丹:
膠州勞山明霞洞宮,白牡丹一本,非近時物。豪家匡氏移去,而匡氏敗。有白衣人見夢於道士曰「我今來矣」。果舊坎復蘖,至今存,匡氏之種萎。高相國記。
延安府膚施縣南四十里牡丹山,曰花原,山多牡丹,樵者以為薪。又縣西牡丹川,牡丹特盛。又宜川縣東二十五里牡丹原。
沈萬三牡丹:
南京都察院河南道署中牡丹單紅,為國初沈萬三物。
延州紅:
延州杜甫川西三十里,曰花原頭。其山高五里,口二十里,千餘年來土人種牡丹幾遍,至折為薪,故名花原。《牡丹譜》所謂延州紅也。
海棠:
大足縣古昌州也,海棠獨香,故又名棠國。唐有大足年號。郡邑以年號名者種種,如仁壽、崇慶之類。(郭子章《蜀草》)
金蓮寶相花:
南京雞籠山五顯廟金蓮寶相花,一曰優缽羅花,開必四月八日,至冬而實,如鬼蓮蓬。去衣,其核中則金色佛一尊。
紫金蓮:
登封縣嵩山法王寺,紫金蓮開中秋一月。云神光說法時,從地湧出,移他處即槁。
轎頂花:
隨州大洪山有巖花菜、轎頂花,他方所無。(李維禎《大洪山記》)
普捨樹:
施州普捨樹,四時開百種花。惟覃氏子教歌舞其下,花乃自落。
素馨茉麗:
陸賈《南行記》:南越五谷無味,百花不香。獨有二花不隨風土而變,謂素馨茉麗也。
特產:
閩中紅茉莉,蜀中紫繡珠,楚中紅梨花,燕中黃石榴,天台黃海棠、白海棠、白紫薇、碧桂花、白玫瑰,洛陽黃芍藥,皆特產,他地所無。
《益都方物略》記有赤鸇芋,止言可口歲,不言其花。予里佃人偶種得花,開以日中,花成條,若簇小粟,香如蓮,色如百合,亦若葵而稍淡,先有臺,如荷包之花,綻而臺破。見鄭以傳詩中。
袁石公盛稱湘湖蒓菜美,不知湘湖無。蒓皆從西湖采去,以湘湖水浸之。蒓菜經宿則愈肥,凡湖泉水皆可浸,不必湘湖也。今人但知湘湖之蒓,又因石公言,謂非湘湖浸不佳,皆耳食者耳。見李流芳集中,有《蒓菜歌》。
盧山紫芝:
晁無咎《雞肋集》舊說盧山有紫芝田百畝,人莫得見,偶於開口棲賢林中,步二日,各得一枝,正枝如玉云云。噫,紫芝可植,所少晁無咎其人耳。
木瓜:
木瓜出汲縣,《爾雅》曰楙木瓜也,衛人所賦木瓜即此。
芍藥:
灤陽芍藥芽代茗飲,曰瓊芽。先朝進御,見黃溍集中。
不出宮菊:
宋徽宗藝菊有小朵銀色者,不令分種於外,禁中名曰「不出宮菊」,《譜》所謂「御愛菊」也。
菊實:
盛弘之《荊州記》:穰縣芳菊被崖,水極甘美,菊莖短葩大。太尉胡廣恒汲飲此水,又收其菊實傳植京師,穰,今內鄉縣。(《楚寶》)
菊譜:
趙俊谷先生時春《菊譜序》曰,菊之為華,冬培根,春藝苗,孟夏分植,仲夏而迄,季夏再取其肄又植之,終夏而止,至秋大盛。伐其條肄,以培其花,迄秋而大成,初冬大發其美。既欲其久存,或苫覆之,帷幕之。蓋終一歲之勤焉。其名著於《月令》,餐於靈均,紀於《本草》,盛於南陽。陶潛籬之,杜甫叢焉。幽人騷客率以發詠,至宋人譜之而大備,色之殊者或如墨,或崇及尋丈,色品繁阜,宜隰及圃。中者宜原野,下者蔓衍丘陵,皆華而不實。其植以根,枝蔭之,根成而暢,晚乃見其白面,內苞作筒。外瓣單者,香甘宜酹酒,卻風濕,養老壽,《本草》、杜甫詩所謂「甘菊」也。開以伏日而色紫紺,結子即種,而不根荄,世號「六月菊」,今吾郡及雁門西河高山多有之。菊之贅也,華之不植,而灌栵者或萬數,僅如大小錢,但可釀面,不足稱也。愛培植而藝工者,子其身,保其葉,翹然上生,其端有微葉乃三之。而又子其枝,保其葉,倏然扶搖,其端有微葉,又三其巨莩。而伐其細苞。三三以應陽九,亦菊性也。率以微葉冒端者為徵,否即囚糾,藝者必審於此。故花大及二寸餘,小者猶當十錢,三三之而不可遏者,或至再倍。身洪大者如大小指可杖,單者猶二三尺高,率及人肩眉,菊之最盛者也。糞必熟薄,而函數均平之,溉以三五日。陽地以涼溉,陰地以溫溉,溫泉洪河之波,溉最良。良獸之腥尤宜溉,骼之陳油宜糞。分植而未根荄宜陰,或蓋冒之,樹蔭之。溉以葉舒為徵,拳既溉之,或以壺水如針孔者雨之,俟可肄宜移諸陽,皆上品也。其下者亦居陰寒,冬除其霜霰。或曰此北方平原法也。寒甚失陽,上品花或否。南方炎洲有雪乃開,或至中冬。大抵菊凌霜耐寒,亦稟中和之氣焉。糞生米汁輒生蟲,腦麝六畜之賤,藝工動作之疏,率能敗菊,於法當除。黃,中央土,正色,菊本黃。上品。大黃菊(正黃),金鶴頂(黃幅赤心,二品,畏寒雪,多覆之),赤金盤(黃赤),玉繡球(淡黃),黃鵝毛,御愛黃(俱千葉夾黃,中品),火煉黃(黃幅纈焦),佛面黃(俱千葉),蜂窩黃,一名金荔枝,一名萬券書(葉筒幅,單黃),大金錢(單黃),金簪頂,一名遠枝嬌(幅單纈黃,下品,硬幹)。赤,南方火,正色。絳紅紫以淺深別也,非如服之間色也。上品,絳紅袍(正紫),紅鵡毛,海東紅(早紫,俱千葉。初紫,晚作茄花色)。中品,狀元紅,一曰舊朝服(初紅,晚黯黃)。下品,金眼回(單紅幅,黃筒纈)。白,西方金,正色。凡色白者皆靚潔而香,菊為甚,皆可釀酒入藥。上品,平白(雙幅,黃纈半),青心白(千葉纈,微青),白鵝毛(千葉,細尖),白蜂窩(即甘菊),銀鶴頂(單白幅,淡黃),金盞銀臺(單白幅,正黃筒纈)。粉色得人之正色,青且麗者也。上品,銀鶴頂(紅纈,白幅),荔枝紅(白纈幅,漸作淺深),大粉息(千葉)。中品,玉蘭友(小粉息,千葉),虞美人(雙幅,粉黃筒纈),八月菊(粉翻,千葉),八月蜂窩(粉幅筒纈)。
蘭:
蘭有紫黃碧三種,又四川霧中山產,赤蘭曰冬蟬,黃蘭曰玉蟬,紫蘭曰金蟬。宋末鄭所南畫蘭,不根土,曰「今日此土非我有也。」雖憤語,而天台山產風蘭、鹿角蘭,俱不土而活。
宋政和五年正月,密州產蘭,彌漫山谷,或附木石,或出平地。有一本數十花,層疊高丈餘,五色咸備。(《密縣誌》)蘭有蒲蘭線蘭各種。(《保定縣誌》)
棉花:
潁州誌:紅棉花青棉花俱間產。
《禹貢》:兗州厥燕檿絲,厥篚織文。揚州厥貢島夷卉服,厥篚織貝。注謂兗地宜桑織文者,綿綺之屬。卉服,今木棉,而織貝為木棉之精好者。曰桑絲,曰木棉,維兗與揚之島夷作貢,彰矣。古之所謂綿者,絲綿也。古之所謂布者,枲布也。故唐人稅法,每丁歲輸絹或綾絁共二丈、綿三兩,輸布者麻三斤。宋林勛作《本政書》:「匹夫之貢惟絲與綿,非蠶鄉則貢布麻。」夫以綿而系之絹,以布而系之麻,則綿為絲綿,布為枲布也明矣。元學士王磐序《農桑撮要》之書云,木綿種於陝右。《輟耕錄》云閩廣多種木綿,紡績為布。蓋木棉出於南夷、西域,宋元間始傳閩廣、關陝,至明時乃盛。
茅:
苞芽出沅江,一莖三脊。
瀛州青茅草可為筆。
河南新鄉縣魯包村仙茅,世傳西域僧所獻,唐明皇服之有驗。至今江南人呼娑羅參。
嚴州釣臺地止生白茅,無他產。郎瑛詩「乾坤留節氣,草木顯清風」。
仙草:
云南蒙自縣有仙草,葉圓枝細。其葉乾之一二年,醮以井泉,或氣呵之,復鮮茂如故。
不死草:
柳州產苴草,俗呼不死草。狀如茅,高一二尺,食之令人多壽。署月置盤筵中,蠅蚊不近,物亦不速腐。《戰國策》「楚人獻不死之藥」,即此。
真仙洞草:
茶陵州真仙洞深十里許,有草一本,枝高三十丈狀如芭蕉。
觀音篦觀音燭:
延平尤溪縣之雙峰山,生異草二種。一如婦女束髮篦,名觀音篦。一如樺燭,可灌油照夜,名觀音燭。
俱那衛樹:
俱那衛樹高七八尺,枝脆,葉狹而長,花紅根似玉簪花而小。曾師建《閩中記》:南方花有北地所無者,闍提、茉莉、俱那衛,皆出西域,盛傳閩中。北地雖植,莫能活也。
夢花草:
綏寧縣產夢花草,其莖如藤,其花黃白,叢條如線。有疇昔得夢而遺忘者,紐之即寤。見《一統誌》。嘉興包公剡先生(汝楫)令綏寧,嘗訪之土人,不知也。
虞美人草:
四川雅州和夷壩生虞美人草,歌曲,其草自舞。
羅漢絛:
衡山天掌峰,生草兩莖相纏,垂頭如絛,俗名「羅漢絛」。
通靈草:
成化時,邑人孫暲守潯州,斷藤峽有草名大藥,治金創撲損神效,猺人珍之。孫歸,移種而萎,弘治三年三月忽生後圃。孫曰:「思之二十年,不圖復見。」名「通靈草」。今不傳,或有之,無知其名者。
相連草相離草癡漢藥:
貴州青浪衛山間產相連草,苗婦於高山長歌連日,歌婬心蕩,有草飛來入懷置衣袂間,令人相思欲死。相離草投飲食中,令夫婦參商。又草名癡漢藥,婬婦以食其夫,如醉夢,絕無妒心。(徐尚書良彥《隨風錄》)
茶:
國家歲貢,宜興縣芽茶百斤內二斤上南京禮部。六安州芽茶三百斤。廣德州芽茶七十五斤。建平縣芽茶二十五斤。
浙江長興縣芽茶三十五斤。納南京茶出顧渚,即岕茶也。近時僧大方制法,剪去尖末,號「大方茶」。按宋朱長文《吳郡圖經續記》:茶,長洲縣生洞庭山者,與金時蘄州味同。近年山僧尤善治制,謂之「水月茶」,以庵為名也。頗為吳人貴之。
嵊縣芽茶十八斤。會稽縣芽茶三十斤。永嘉縣芽茶十斤。臨安縣茶二十斤。樂清縣茶十斤。富陽縣茶二十斤。
慈谿縣茶二百六十斤。縣西南六十里,宋寶祐間丞相史嵩之治墓,建開壽普光禪寺。其山頗產茶,殿帥范文虎因置茶局進貢。元明皆仍之。
麗水縣芽茶二十斤。金華縣茶二十二斤。龍游等縣芽茶二十斤。臨海等縣芽茶十五斤。建德縣芽茶五斤。淳安縣茶五斤。遂安壽昌二縣各茶五斤。桐廬縣茶五斤。分水縣茶一斤。
江西南昌府芽茶七十五斤。南康府芽茶二十五斤。贛州府芽茶十一斤。袁州府茶十八斤。臨江府茶四十七斤。九江府茶一百二十斤。瑞州府茶三十斤。建昌府茶二十三斤。撫州府茶二十四斤。吉安府茶十八斤。廣信府茶二十二斤。饒州府茶二十七斤。南安府南康縣茶十斤。
湖廣武昌府芽茶六十斤。岳州府湘陰縣茶六十斤。寶慶府邵陽縣茶二十斤。武崗州茶二十四斤。新化縣茶十八斤。長沙府安化縣芽茶二十二斤。寧鄉縣茶二十斤。益陽縣茶二十斤。
福建建寧府建安縣芽茶千三百六十斤。內探春二十一斤,先春六百四十三斤,次春六百六十二斤,紫筍二百二十七斤,薦新二百零一斤。按何喬遠《閩書》,建安縣鳳凰山之麓曰北苑,所焙茶最知名,曰「社前」,次曰「火前」,又次曰「雨前」。火前為寒食前,雨前謂谷雨也。鳳凰山旁曰壑源,曰沙溪,皆產茶之地,而壑為冠。
崇安縣茶九百四十一斤。內探春三十三斤,先春三百八十斤,次春百五十斤,薦新四百二十八斤。
計天下貢茶共四千二十二斤,而建寧茶名為上。宋元時所貢,必碾而揉之,壓以銀板,為大小龍團。明初以重勞民,罷造龍團,惟采其芽以進。
自貢茶外,產茶之地各處不一,頗多名品。如吳縣之虎丘,錢塘之龍井,最著。考南宋蘇州茶額六千五百斤,元無額,明納錢三百十九萬三千有奇,惟吳縣長洲有之。
成化三年,秦淮南京供用庫歲用芽茶坐派池州府二千斤,徽州府三千斤;葉茶徽州府二千斤,蘇州府二千斤,滁州二百斤,徐州二百斤,廣德州三百斤。(《南京戶部誌》)
四川茶園,十株取一,征茶三兩。茶四十斤,易番人馬一。李文忠以茶五十餘萬斤,易馬萬三千五百十八匹。今茶課,本色十五萬八千八百五十九斤,係石泉、建始、長寧等縣,並建昌、天全、烏蒙、鎮雄、永寧九姓土司辦納。
陝西茶課今五萬一千三百八十四斤系興安紫陽、石泉、漢陰、西鄉歲辦。
陸羽《茶經》曰,杭州下,蘇州又下,建州未詳。郭子章曰,今三州名甲宇宙,豈山川清淑之氣,當竟陵時未茁為茶也耶?
宋貢茶首稱北苑龍團,而武夷石乳之名未著。至元,設場於武夷,遂與北苑併稱。今但知武夷,不知北苑矣。明朝不貴閩茶,即貢亦備宮中浣濯瓶盞之需。貢使數齎金抵京,買而納之。即間有采辦皆延平產,非武夷也。(延平人呼制茶者曰碧豎。新茶下,崇安令例致諸貴人黃冠,苦於追呼。)盡斫所種,武夷真茶久絕。
金絲煙:
金絲煙出海外番國,曰「淡巴菰」。流入閩粵,名「金絲煙」。性燥有毒,能殺人。天啟二年,貴州道梗,借徑廣西,始移其種。葉似薤,長莖,采而幹之,刃批如絲。今藝及江南北,崇禎十六年敕禁,私販至論死,而不能革也。
經劫草:
茶陵州云陽山有草高三十丈,一本千枝,一枝萬葉。百年而開一花,已開不謝,陰卷晴舒。名曰經劫草。(《茶陵州誌》)
賾動
獸異名:
獸之異名者:曰舍利,能吐金。曰貙氓,能化虎。曰甝,白虎也,一名素威。曰虪,黑虎也。曰蟃蜒,似狸,長百尋。曰象輿,其背可坐。曰狾胡,似獼猴。曰飛遽,天上神獸也。日禺禺,能知生死,飲其血則見血。曰猾裹,音如斫木。曰山{犭軍},其行如風,見則大風。曰{羊柬}{羊柬},狀如羊,一角一目。曰吉量、文馬,乘之壽千歲。曰{足求}踢、曰屏逢,皆左右有首。曰鵠蒼,異犬也。曰驚帆者,快馬名。曰飛燕,馬也,張平狗亦名飛燕。曰觟{角虒}者,一角羊也,能觸罪人。曰倉光,水獸也,一身九頭,善覆舟。曰破鏡,惡逆獸。曰不來,狸也。曰邛邛距虛,比肩獸也。曰花鵲,王鐸卑腳犬也。曰天鹿,即天祿,純靈之獸。曰角端,日行萬八千里,曉四夷語。曰{鹿餘},幽隱獸也,能避災害。曰雞斯,散宜生賂紂馬也。曰荼首,兩頭鹿也。曰瞿摩,帝牛也。曰驒騱,距虛類。曰蒙貴,狀如猱而小,善捕鼠。曰贙者,出大秦國,似狗,多力,獷惡。曰{蟲八}{蟲夏},水獸也。曰白{減木}、逾輸、山子,皆駿馬名,山子又名五明,又名叱撥。曰野子,即騰犴也。
禽魚異名:
鳥之異名者:曰畢方,能銜火作災。曰鵔鸃,鷩雉也。曰屬王,似鴨而大。日鵁鶄,似鳧而腳高,皆辟火災。曰庸渠,鳧也。曰焦明,似鳳。曰帝江,天山神鳥也,能歌舞。曰鉤星,衣毛為鳧,脫毛為衣,能收小兒魂魄。曰{尚鳥}{付鳥}者,出墓山,如雞,三首六目六足三翼,食之無臥。曰瞿如,白首三足人面。曰橐靟者,冬見夏蟄,服之不畏雷。曰鴣鵾者,出小侯之山,食之不瞧目。曰鴆者,出女幾山,雄名運日,雌名陰諧。曰鴂鴀,雛也。曰鶻鵃,班鳩也。曰巂周,子規也。曰須鸁,鷉也,膏可瑩刀。日春鉏,鷺也。曰鸛鷒,如鵲,一名鶝鶔,一名{隋女},羿人射之,則銜矢射人。曰希有,崑崙大鳥也。曰{口睪}啁,楚鳩也。曰{蟲高}{蟲希},即鳩也。曰晨風,鸇也。曰博勞,惡鳥,即鵙也,又名伯趙。曰商羊,雨禽也。曰鶃鶼,比翼鳥也。曰謝豹,杜宇也。曰訓狐,怪鴟也。曰鶃河,澤鳥,相視而生。曰阿濫堆,驪山鳥也,明皇取其聲為曲,又作鷃濫堆。曰迦陵頻伽,妙聲鳥也。曰僧娑,雁也。曰秦吉了,能言鳥也。曰鳷鵲,出條支國,高七尺,解人言。曰乾睪,鸚鵡也。曰脰鳥,燕也。曰鸀,山鳥也。曰鸏{童鳥},水鳥也。曰鶬鴰,即青鳥也。曰批顏,即鵯鵊也,催明鳥。曰麋鴰,九頭鳥也。曰韓朋,鳥雙飛,即韓憑所化。曰漱金鳥,魏時昆明所獻,吐金屑如粟,鑄之可為器也。曰冠鳧,石首魚所化,水族之異名者。曰鯸鮐,狀如斜斗。曰鱕{魚昔},有橫骨如鼻前,所擊無不中斷。曰鱟魚,如便面,雌負雄行。曰蝞,似蝦,益人顏色。曰鱝魚,如圓盤,口在腹下。曰三蝬,似蛙蛤。曰蝦江,似蟹而小。曰蝊蝸,小螺也。曰{蟲巢}蛣,腹中有蟹。曰水母,有智識,無耳目。曰龍鯉,一角陸君。曰文魮,狀如覆銚。曰蟕蠵,大龜也。曰吉吊,龍卵也,龍生二卵,一為吉吊,其脂治聾。曰地甲,龜也,一曰神屋。曰芘蠃,紫色螺也。曰活師,即科斗也。曰仲明,鮪魚也。曰鱴刀,鮆魚也。曰魁陸,蚶也。曰人魚,鯢魚也,其膏可為燭。曰水唐,如小兒,鱗甲如鯪鯉,好在磧上自曝。曰元緒,神龜名。曰彭越,海中小蟹也。曰鰷缽者,浮陽魚也。曰鰈,比目魚也。曰鱁鮧,即烏鰂魚腸也。曰{魚舀}魚,魚之生母也,凡諸魚欲產,輒以頭沖其腹。曰印頰魚,即東坡詩通印子魚也。曰禺禺,揚州魚也,又名解隃。曰沈虎,虎頭魚也。曰潛鹿,鹿頭魚也。曰奔{魚孚},一名瀱,懶婦所化。曰白髮魚,出滇池。曰妾,怪魚也,出博白。曰鰼,如鵲而十翼,捕之可以禦火。曰燕,魟魚也,出福州。曰{蟲節},蟹也。曰百足,亦蟹也,長九尺,四螯,前為膠,謂之螯膠,出善苑國。曰黃臘,即橫魚。夜有光如燭,雖為炙不滅。曰骨雷,鱷魚也,一名忽雷,能化為虎。曰螃{蟲會},傍海大魚,其溺甚毒。曰系臂,如龜,入海捕者,祭之則出。(馮時可《稗譚》)
龍:
龍生九子:蒲牢好鳴,囚牛好音,螭吻好吞,嘲風好險,睚眥好殺,屓贔好文,狴豻好訟,狻猊好坐,霸下好負。又《博物誌》:憲章好囚,饕餮好水,蜥蜴好腥,{蟲蠻}{蟲全}好風雨,螭虎好文彩,金猊好煙,椒圖好閉口,虭蛥好立陰,鰲魚好火,金吾不睡,皆龍種也。
嘉靖初,海門縣牛渚潭產龍無數,傍崖近水處皆龍窟,舟過其下亦不傷人。偶黃龍起,楊氏射之,中一目,黃龍遂以楊氏舟挾賓山巔,迄無害,餘數十舟覆沒。
嘉靖七年,寶應知縣聞人詮,以射陽湖水患奏開月河,試築紀功方類地祇舉事。二龍戲水上,鱗角畢露,眾懼而寢。時大雨繞四野,獨不及工所,咸稱其異。(以上《揚州府誌》)
南昌熊太僕口口,以比部郎讞獄永平。大雨三日,雨中若列千萬炬,自西北至海。及霽,有大木三十,長十丈,遺永平城下。土人曰:龍王采木,數十年一見。
諸城縣海邊人家有室女及笄者,夏雨以手掬檐溜。後右手拇甲內若有紅線寸許作盤屈之狀,年餘不滅,亦無所苦。女伴戲而恐之曰:「得非龍乎?」明年夏雷雨,女出其手於窗外,忽震雷碎訇從窗間起,有龍出拇甲中,騰空而去。但甲分裂,餘亡恙。
沁水張忠烈(銓)以御史巡視隴右茶馬。某地巨魚半露,人臠食之。明日又半露,仍臠之。日露日臠,旬餘大雷雨,龍上昇,而臠食之家俱漂沒。(忠烈子道浚說)
陽城縣劉村劉氏,夏雨跣坐,拇指掣動。頃之破膚而出,長三四寸,騰云頓長數十丈,指微痛不覺。(張藐山先生說)
峨眉山前為龍穴,遊人至,僧缽盛之如蜥蜴。尹伸曰:「此下方蛇醫,何龍也?」僧指示首爪特異。僧舍有碣,昔有誤汲入釜中,頃刻雷電大作,晝晦,諸僧不知所為。老僧曰:「得毋煮龍子乎?」亟發釜出之,立霽。
伏牛山泉,遊人祈龍現形,可三四寸,鱗角蜿蜒,盛缽中,云佛受記。(以上臨海王恒叔《遊記》)
曹縣苗家寺佛像,指出龍,財三寸,倏數尺,首向佛,歘忽透空數十百丈,赤光閃指。今佛指痕存。(曹縣郗開宗記)
平湖徐在中,以工部郎中分司張秋。張真人舟過,侍兒清麗,徐時謔之。真人曰:「先生可自重,此某地龍也。」不信。命進盤水,侍兒忽入之,即雷雨。
萬曆己卯,行人謝傑使琉球。航海颶風作,大雷雨,有龍三掛於舟上,見其頭角。一長年曰:「此來朝璽書」,急挾傑起,書「免朝示」之,即退。
崇禎丙子,沁水曲底村山崩,露龍骨,首如五斗盎,角長三四尺,齒廣寸許,爪甚長。人多拾之,藏於家。
龍三停九似。自首至膊,膊至腰,腰至尾,皆三停。角似鹿,首似駝,眼似甲,項似蛇,腹似蜃,鱗似魚,爪似鷹,掌似虎,耳似牛。
龍涎香,出蘇門答剌國。其國西有龍涎嶼,峙南巫里洋之中,群龍交戲其上,遺涎焉。國人駕獨木舟伺采之,每一斤值其國金錢百九十二枚,准中國銅錢九十文。嘉靖三十四年,下戶部取香百斤,遍示京師不得。下諸藩司采買,廣東購每斤千二百金,僅得十一兩,進內驗不同,姑存之,亟取真者。廣東獄囚馬那別的貯有一兩三錢上之,黑褐色。密地山夷人繼上六兩,白褐色。細問狀,云黑者采在水,白者采在山,皆真不贗。尋有密地山商再上,通前共十七兩三錢五分,次年進內,辨驗是真,許留用。自後夷舶聞上供,稍稍挾來,定價每兩售百金。龍涎之為用也,入香合和,能收斂腦麝清氣。雖數十年香味仍在,焚之翠煙裊空不散。或言涎沫有三品,曰泛水,曰滲沙,曰魚食。泛水則輕泛水面,善水者伺龍出隨取之。滲沙則凝積多年,氣滲沙中。魚食則化糞,散於砂磧。惟泛水者可入香用。又魚食亦有二種,海旁有花若木芙蓉者,春夏間盛開,花落海,大魚食之。若腹腸中先食龍涎,花嚙入,久即漲悶,昂頭向石上吐沫,乾枯可用。惟糞者不佳。
蟒:
《爾雅》:蟒者,大蛇也。蟒無角無足,龍則具角足。今織蟒俱龍,非禮。見弘治元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邊鏞奏禁。
蛇:
京師西山潭柘寺有青蛇二,歲四月八日,僧函示大眾施錢,手摩之祈免死。
梧州火山有蛇廟,佛爐上蛇時纏之,大小不等,少則百餘多,至四五百枚。盜狡不服,予蛇捻之,是盜則嚙,否則絕不傷人。
天啟初,福清葉相國(向高)應召。道淮陰,苦清口涸,禱於金龍大王廟。或作神語:「此地屬張將軍,當問之。若外河,吾當護送。」夜果水漲達清口。是日蛇附於柁,薄暮昇柁樓,忽不見。相國勒記廟中。
崇禎口口大旱,某縣有三蛇,金背白腹,長三四尺餘。有司設酒殽祭之,一蛇躍上檯案吸酒盡,須臾不見。(《陳眉公集》)
脆蛇出崑崙,聞人聲即自寸斷。人伺其斷,鉗取之,須寸各異處,待風乾入藥。若少須無人聲,寸寸動躍,仍續而蛇也。主治色勞,以驚疑喪膽,惟此可續命。《本草》方書不載。(《玉鏡新譚》)
石魚:
蘇東坡曰:《倦遊錄》云,隴州地名魚龍,出石魚,掘地破石得之,多鰍鯽之形,鱗鬣皆具,一如描畫。魚龍古之陂澤也,豈非魚生其中,山頹塞久,土凝為石,遂留形跡耶?
萊陽聚溪出魚鳥石,云魚淤沙土,久之化石。(《文大青集》)
飛魚:
國初杜侍郎寅(彥正)云,有人航海得飛魚於黑水之陽,其長二寸,頤兩鬣,各廣長寸餘,張為兩翅,海風發作,從波濤飛船上,如燕雀。既止,則不能飛。意者爰居海鳥,亦此類與?莊周所謂「鵾化為鵬」者,荒誕也。
五色魚:
隴州魚龍水潭深不測,產五色魚,俗以為靈,莫敢采捕。
狼山魚:
崇禎元年八月十三日,狼山兵人喻棠布罾於港,夕得魚,可三尺,巨首細尾,體甚重,投笭箵中,忽太息曰:「我游白海上,乃受制乎!」棠駭之,即移歸。漸縮作鮒,三其尾。棠懼,擲殺之。
{魚巴}魚:
云南百夷中有小孟夏江,產{魚巴}魚。食之,日御百婦。故夷性極婬,貴賤俱有數妻。山中又有彎薑,餌一刀圭,終身斷絕人道。土人以飼牝馬,不宦也。(《滇程記》)
{魚帝}魚:
《四川通誌》:榮經縣生{魚帝}魚,狀如鯢,有四足,大首長尾,聲如嬰兒,緣木弗墜。
通州鰳魚:
通州人葛原六,魁梧豪俠人也。以布衣獻鰳魚百尾,時用法嚴,或阻之,原六笑曰:「爾不上食父母耶?君猶親也,庸何傷。」及至,上召問之曰:「魚羹何如?」對曰:「臣未進,不敢嘗也。」上大說,命賜酒食,仍還其一,曰「勞汝、勞汝」。斯後歲進至九十九尾,著為令。
畫魚:
重慶府龍門山寺,吳道玄畫魚籃觀音,池魚五色,類籃中物。相傳佹失之,魚水頓竭,既獲即如初。(陳周蝶《庵存稿》)
石花魚:
保德黃河之鯉,肥美甲天下。產處僅三十里,以食石花而肥,曰「石花魚」。
銀魚:
寶坻縣銀魚,每歲霜降,銀魚自海溯流而上。縣設六廠,各漁戶百七十人,每歲中官下廠督捕,進貢七次。
鯽魚:
南京朝貴,惟胡惟庸故府,每歲於玄武湖中敕賜打魚三日,名「飯魚」。
滁州城濠產鯽,歲貢一千四百尾,以元日冬至分進留都。南京後湖灤洲河並產鯽。
西寧衛西五百餘里,青海方數百里,一名卑禾羌海,有魚皆負黑點。漢末王莽諷卑禾羌獻西海地置郡,即此。
蛙:
峨眉山天樂池中有蛙,遊人鼓掌,則一鳴,群蛙次第相和。將終,則一蛙大鳴,群蛙頓止。宛然一部鼓吹。
玉蟾:
楊城李瑛從宦葭州,署後圃見白蝦蟆甚大,如瑩玉。呼家眾視之,已失所在。
蝗:
蝗腹下有梵字,自忉利天梵天來西域,作天壇禳之。(《酉陽雜俎》)
江中魚化為蝗而食五谷者,百歲為鼠。(《述異記》)
螢蟬:
環慶無麥秋,大梁無螢無寒蟬。然寒蟬螢北京有之矣。地之異耶?冷使然耶?(《李夢陽集》)
金蠶:
無錫鄒迪光《金蠶說略》曰,金蠶閩中有之,形似蠶,色黃。其說不見於諸書。閩人云,蠶所在,有金焉,或過而拾其金,蠶必與俱之家,若不令與俱,輒營營然緣足而上。撲之復起,旋撲旋起,延及身手,膠手掣足,聵耳窒鼻,兩目眊眩,頰無色澤,四肢百骸,惝怳若失,而死迫矣。即不與俱,而還其金,亦由首企踵,逌然下地。而不然者,果死矣。既已之,家必倍其金以嫁於道路乃出,否則不出也。而所居家日殺一人,亡論親疏怨德,觸之必死,死必其日所首觸者。其毒蓋寓於盤食飲食間。故閩人有不知而偶拾其金以歸,及已知而苦無金倍送者,或雖知且有金而性貪以忍者,往往育是蠶云。(《鬱儀樓集》)
蠱蟲,北海所無。獨西南方有之,閩廣滇貴延綏臨洮俱有。閩字從蟲,謂金蠶也。
野蠶:
《夢溪筆談》:《禹貢》「萊夷作牧,厥篚檿絲。」《史記》作「酓絲」。《爾雅》曰「檿山桑」。顏師古曰:「山桑之絲,其韌中琴瑟之弦。」蘇氏曰:「惟東萊為有此絲,以之為繒,堅韌異常,萊人謂之山蠻。《爾雅》曰蟓,桑璽,仇由,樗繭,棘繭,欒繭,玩蕭繭。今萊陽之山繭綢,蓋樗繭也。《枚乘》七發,野蠶之絲以為弦,殆所謂蟓繭而韌堅者與?」(《文太青集》)
永樂時,山東進野蠶絲制衾,薦之太廟,群臣稱賀。今東齊山谷有之,與家繭等。蠶月浴種出蟻,蠕蠕然,即散置槲樹上。槲樹初生時,猗猗不異柔桑,聽其眠食。食盡,即枝枝相換,樹樹相移,皆人力為之。彌山遍谷,一望皆蠶。其蠶自能壯大,生而習野處,風日雨中不為罷。然或傷水暵,畏雀啄。野人飼蠶,必架廬林下,手長竿逐樹按行,為之察陰陽,御鳥鼠,其稔也,與家蠶相後先。其穰者,春夏秋歲三收焉。繭大者二寸,非黃非白,色類土,淺則黃壤,深則赤埴,墳如果贏,繁實離離綴木葉間,又或如雉雞鷇也。蠶食槲名槲,食椿名椿,食椒名椒。蠶之小者,作繭堅如石,大才如指,在深谷叢條間,不關人力。樵牧遇之,收曰山繭,縑不加染,黯而有章,敝不易色。宋王禹偁《小畜集》云:「野蠶自成繭,繅密為山綢。此物產何許,萊夷負海州。一端重數斤,裁染為褻裘」云云。讀是詩,則知宋時未始珍也。且曰「裁染」,不幾於漆方竹杖乎?
鳳尾:
正德中,武陵陳洪謨守漳州之三年,海上田者見大鳥飛過,遺羽一於水涯,長七八尺,五采炫煥,眾以為鳳尾。來獻,命藏庫中。後鎮閹來取,答以焚棄。陳洪謨字宗禹,弘治丙辰進士,兵部左侍郎,所著《高吾詩集》。
碧雞:
歙縣許文穆相國(國),孝廉時讀書宣城石山寺,偶見二青鳥,飛鳴移時乃去。僧曰:「碧雞也。傳聞唐時李翰林自蜀中攜來者,我明惟舒梓溪狀元一見。」因出所藏圖卷示之,許作《碧雞篇》綴其後。
雞足山異鳥:
賓川州雞足山有金雞泉,日有異鳥飲之。鳥來必雙,至二十雙而止,四時皆然。鳥無增減,水無盈縮。
石燕:
零陵石燕,相傳能飛,飛即風雨。唐詩「石燕拂云晴亦雨」是也。謝鴻云,向在鄉中山寺為學,見高巖上石有如燕狀者,因以筆記之。石為烈日所暴,忽有驟雨過,石即沖起,往往墜地,蓋寒熱相激而迸落,非真能飛也。(《五雜俎》)
朱鷺:
《密縣誌》:紅鶴大如舒雁,羽白而咮朱,聲最濁,食魚巢樹。疑漢朱鷺此也。
海雕:
正德末,有鳥黑色,大如像,舒翅如船蓬,飛入長安門內大樹上,啖人鵝如拾蛆蟲然。數月方去,人以為海雕也。
石鵝:
萬曆庚子七月,山東任城縣浚河,於石中剖得二小鵝,大如拳,能行動。一老工曰,三十年前曾得一。
白蝙蝠:
《李太白集》:荊州玉泉山多乳窟,中有白蝙蝠,飲乳水而長生,其大如鵝。
鶴:
萬曆庚寅,夏臣謨入朝,偶見苑中五色鶴,異之,有詩。
山東泰安州,甘露寺林鶴,每六月朔去,臘月朔來巢。
遼陽多鶴,嘗千百盤空。《列仙傳》所云「遼陽鶴」,不虛也。
淮安海州,產鶴於濱海萑葦之區。捕者深入,必折葦記徑。或得其卵,蒸置故處,七蒸七伏,因剖為杯注酒,氣形而上如鶴。
鸛:
鸛有長水石,故能於巢中養魚而不涸。鸛取礬石周卵,以助暖氣。
鷓鴣:
弋陽汪少宰(偉)嘗赴中官席,飯僅半甌,香滑而膏,異於常產。問所出,則蜀中歲進,其米生於鷓鴣尾上,每尾止取二粒,放去,來時仍可取也。
鸚鵡:
萬曆三年乙亥,黃克悔北征。道出九江,同知洪樂卿告曰,元年癸酉正月二十五日,中使自西域取二鸚鵡歸,一紅一白毛羽鮮麗,蓋人所未睹者。自言逾蜀始得之,至楚而穆皇已賓天矣。有詩紀感。
沙雞:
萬曆間,京師市上有鳥大如鷓鴣,毛色淺黃,足五指,有細鱗如龜紋,名曰沙雞。云自塞外至者,其味亦似山雞。(《五雜俎》)
沙雞,西北邊鳥也。虜騎數擾沙雞無止,冬月薄暮,群飛過都,如風成陣,後飛止江北,食禾稼。鳳陽守臣奏異鳥。崇禎七年事。(陳子壯《南宮集》)
壬申,沙雞入京。每來則邊警,蓋古突厥雀也。丙子,虜入宣府,舉朝未聞。上從宮中傳諭本兵,始知其事。(楊士聰《玉堂薈記》)按唐高宗甘露元年秋,鳴鵽群飛入塞,人呼鳴鵽。突厥雀南飛,戎馬必至,已而泥孰匐反。至春群飛出塞,多墮靈武間死,視之無首,後泥孰匐亡。噫!以古准今,昭若左契矣。
綠礬采雞:
諸暨有貨藥毒人者,問於酈暖。酈曰:「汝欲其急死乎?」曰然。曰:「亟死禍將及身,不若緩之,使其人不知,可自免也。」其人善之,乃易綠礬與之,約有數月始應。至期又問曰:「汝欲其必死乎?抑尚可解也。」曰:「吾昔有甚怒,今稍解矣。」曰:「前與者綠礬也,不能殺人,殆緩爾怒耳。」其人悔謝而去。是年母雞抱卵,三日羽毛變五采,頭距易狀。遍邑人來觀,曰鳳雛也。恐非地方利,夜縱之長山上。錢德洪有《綠礬采雞傳》。
雞:
雞昏嗚,俗所異也。崇德曹廣遠思,崇禎庚辰登第,其家雞昏鳴,詰朝捷至。
《元氏長慶集》云,元和十五年,奉宣廟令采同州雙雞五聯,各重四斤,頻年采取,一聯不獲。自臣到州詢問采捕人等,皆云二十年采得一聯雞耳,昨旬日之內並獲兩聯,斤兩輕重悉符詔旨。今同州雞無聞,止稱泰和雞、萊陽雞。
鴉:
廣東無鴉。又四川龍安府,鴉至四月終,有鳥群啄之,鴉俱匿影。華亭包長明守羅定所說。
羅雀:
桐城左遺直(光斗),萬曆庚子,離館里許有白雀巢園飛集環數百雀。江南老人指示土人曰「此巍科之應」。左即登鄉榜,飛去。丁未會榜,又來巢,榜發又飛去。後官中丞歸,被逮。公子往宿壽州,居停誇言羅有白雀,視之左翅有黑點,仍庚子丁未巢館園者。問其羅日,曰三月二十九日,即中丞被逮日也。為之嗟嘆,購之隨身至宿州,羈宿公館未發。中丞問狀,曰「白雀為羅,命也夫!」緣其毛羽為虞人所損,附歸善飼,俟其滿縱之。中丞父甚愛護,七月二十四夜忽遇貓害,中丞父慘然,知非佳兆。後凶聞至,果二十四日也。
牴詭:
衛輝府治前石獸曰牴詭。《說文》云,此獸其性忠直。
桃拔:
西域諸國烏弋有獸桃拔,一云符拔,似鹿長尾。一角者或為天鹿,兩角者或為闢邪。安息有大鳥爵,其頸身似鷹,蹄似橐駝,色蒼,舉頭高八九尺,張翅丈餘,食大麥。曾以大鳥卵獻漢,即此鳥卵也。條枝亦有大鳥,卵如瓮。大月氏出一峰橐駝,謂脊上有一峰也。
毗耶:
瓊州臨高縣西市毗耶山,有獸似犬,里人呼為「毗耶」。
裴休:
眉山有獸,送客,呼以「裴休」則應。
騰犴:
廣東肇慶府西北十五里,騰犴嶺,以產騰犴故名。騰犴,沐猴類,頭正方,貌類人。髮長尺餘,嘗覆面。欲有所睨輒搖頭,以兩手披之。
獅:
天順中,西番獻獅子。道死,獻其皮。錦衣衛指揮僉事喜信使其人上書,求通開西域。
西苑獅日食一羊,西域胡人主之,白布纏首,帶衣綠,支正三品料。
鹿:
南京靈谷寺,太祖手書「第一禪林」。鹿百十為群,其懸銅牌者,國初所畜。
犬:
云南縣南二十里木山寺有木犬。貴客至,木犬自吠。
俗說犬豕獨產不利,《爾雅》:犬生三猣、二師、一玂,豕生三豵、二師、一特。郭璞注:豬生子嘗多,故別其少者之名。又《致富奇書》:犬生一子,其家三年內大發。
羊:
山西羊有八角,至四角六角為常。
松潘出六角羊,土人云:羊與鹿交,故六角。
白兔:
虎鹿兔皆年千歲,滿五百歲者其毛色白。萬曆中,有舶商自暹羅攜白兔歸閩,售四百金,每季而育,其種日蕃。蓋另一類,生即白色。崇禎中,浙直遍有之,直三四金。
鼠:
《詩》:
「相鼠有體,人而無禮」。陸機云:「河東有大鼠能人立,交前大腳於頭上跳舞,善鳴。」相,地名。按地誌,相州與河東相鄰,則知相州有此鼠,詩人蓋取譬焉。又密縣開暘山周圍三里產香鼠,惟經人行之路,則抱蒿莖棘枝而死。或樵牧者偶遇之,亦不能多得。黃花鎮禮鼠,色如貂毛而淺,冬聚榛實於穴,作岐穴貯之,多至三斗。其榛實皆美好倍常,山氓多掘取之。鼠失榛實,牝牡皆笮脰樹枝,懸死若縊。鎮將閔之,雖厲禁,不能止。
麟:
麟,《爾雅釋》:麇身,牛尾,馬蹄,一角。春秋所獲麟也,大麃,一角,牛尾,即漢武郊雍所獲麟也。不角者麒。宋仁宗嘉祐二年,交趾所進二麒麟,牛身象耳,狗足魚鱗,所食草木,皆中國無有。
豪彘:
《山海經》:華山西七百里曰高山,出豪彘。今平涼羌高山六盤是也。豪彘狀如彘,毛似刺蝟而大,可以為簪,黑上白下,甚美,弩之能射物以自衛。嘉靖以前多有(《平涼府誌》)。
馬:
平涼苑馬寺置二監,監七苑馬政,開城苑,荒熟地三萬六千四百七十頃四十三畝,縱一百二十里,橫八十里,碑標二十九樹,額軍七百人,原馬並駒二千六百三十八匹。
廣寧苑荒熟地二萬五千八百八十頃五十三畝,縱五十里,橫一百里,碑標十五樹,額軍五百人,原馬並駒千二百五十六匹。
黑水苑荒熟地萬一千六百二十七頃九十六畝,軍民地相交,碑標十五樹,額軍二百七十六人,原馬並駒一千四百匹。安定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七百匹。
清平苑荒熟地二萬五千九百一十頃三十一畝,縱七十里,橫四十里,碑標二十二樹,額軍五百四十二人,原馬並駒二千四百七十四匹。萬安苑(原缺)。
武安苑荒熟地二千九百五十七頃四十三畝,額軍四百四十六人,原馬並駒千九百四十九匹。
長樂監,轄廣寧、開城、黑水、安定四苑。靈武監,轄清平、萬安、武安三苑。共(以下原缺。)[中集終]